文档详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pptx

发布:2025-04-11约4.15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演讲人:日期:

CATALOGUE目录02精准扶贫政策解读与实践01脱贫攻坚背景与意义03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与提升04资源整合与多方参与机制构建05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体系建立06决战决胜阶段关键举措部署

脱贫攻坚背景与意义01

国家战略部署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脱贫攻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精准扶贫方略统筹城乡发展通过精准扶贫,针对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提高扶贫效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繁荣。123

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偏低,缺乏技能,就业渠道狭窄,收入来源单一,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突出。贫困人口多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地区多位于山区、草原、荒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域,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互为因果。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缺失,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贫困地区现状及挑战

脱贫攻坚目标与任务贫困人口脱贫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贫困县摘帽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贫困村出列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重要性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030201体现制度优越性脱贫攻坚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脱贫攻坚有利于释放贫困地区发展潜力,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精准扶贫政策解读与实践02

精准扶贫理念及政策体系针对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确保扶贫资源精准投放到最贫困、最需要的地区和人口。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包括扶贫对象识别、扶贫资源分配、扶贫项目实施、扶贫效果监测等多个环节,形成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精准扶贫的政策体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对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扶贫目标的实现。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

包括农业产业扶贫、工业产业扶贫、旅游产业扶贫等,通过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模式与案例分析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如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了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加强产业规划,提高产业效益,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等。产业扶贫的推进措施

教育扶贫举措及成果展示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包括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条件、提高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的显著成果教育扶贫的创新模式如贫困地区入学率、巩固率等指标大幅提升,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显著增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取得积极进展。如“互联网+教育”、远程教育等,为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123

健康扶贫策略与实施效果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等,减轻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负担。健康扶贫的策略如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健康扶贫的成效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健康扶贫的挑战与应对

基层组织能力建设与提升03

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架构优化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架构,明确各级党组织职责,确保党的领导贯穿到脱贫攻坚全过程。党员队伍管理强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资源整合整合党组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持。党建引领作用发挥通过加强党建,引领和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与推广村民自治制度完善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务公开透明推进村务公开透明,加强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增强村民的信任和参与感。村民自治能力提升加强村民自治能力建设,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村民自治与扶贫结合将村民自治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发挥村民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乡村治理理念创新,构建多元共治格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推动乡村治理方式从管理向服务转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乡村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升治理效率。建立健全乡村治理制度体系,保障乡村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维护乡村稳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