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docx
手术室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标准
1、每天手术开头前、完毕后彻底清洁手术部地面,每台手术完毕后准时清洁手术间。手术间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被血液、体液或组织污染时,应马上将污染物去除以后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擦拭。
2、术前做好手术间清洁卫生工作。
3、手术未完毕,护士不得整理物品;病人未离开,卫生员不得清洁手术间。
4、手术床单位处理:马上撤除床单、被套等织物,置于抗湿污物袋内,通过污物走廊或实行隔离措施转移,运出手术间。手术床、床栏等没有明确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先将污染物去除以后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500mg/L〕。
5、手术间每周大扫除1次,包括门、无影灯、手术床、壁橱、吊塔、地面、仪器等,手术间回风口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并登记。
6、清洁用具
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专区专用,用后专池或专室清洗、消毒、晾干。
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品外表〕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拭两个不同的医疗外表。
清洁过程中应随时清洗拖布或更换清洁拖布,不得一把拖布连续擦拭两个不同的手术间。
干净手术间的清洁用具应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
7、仪器外表: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仪器外表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依据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展保洁、消毒处理。
8、常用诊疗用品:如听诊器等,没有明确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消毒。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标准操作规程
审核者:韩方正批准者: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执行时间:2025.10一、填写通知单
具有感染或传染性的手术患者,手术医师应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二、手术安排
感染性手术应安排在感染性手术专用手术间内实施,条件受限时则应安排在当日最终一台。
三、患者转送
1、患有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2、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更换清洁患服并使用敷料掩盖暴露的感染部位;转运过程中,应避开不必要的停留。
四、隔离措施
医务人员应在遵循标准预防的根底上,依据病原菌的传播途径遵循相应隔离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术前:
在手术间前后门悬挂相应隔离牌,制止参观。
一般手术间应按常规开启动态空气净化器。
将手术间内本次手术不需要的物品移至室外。
假设为甲类或烈性传染病患者,需预备一次性铺单、手术衣及卫材用品,手术人员在日常手术着装外应加穿抗湿的防护服;假设为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手术人员应戴呼吸防护器〔如N95口罩〕;假设可能发生体液暴露,应穿抗湿防护服和鞋套,戴防护面罩。
6〕手术间外应配备1名巡回护士,以便传递短缺物品。
术中:应始终保持手术间房门关闭。
术后:
手术中未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置。
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操作流程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中心〔CSSD〕相关标准要求。
一般手术间,医务人员在手术间依据规定脱卸防护用品;负压手术间,医务人员在缓冲间脱卸防护用品。
环境清洁:
空气:一般手术间动态空气净化器应连续开启至少30min,负压手术间还应连续开启至少30min,并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特别感染患者1000mg/L-2025mg/L〕喷洒消毒回风口过滤网,消毒时间到达30min以后再拆卸清洗。
物体外表:保洁人员应依据相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的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特别感染患者用1000mg/L-2025mg/L〕擦拭消毒,保存30min后再使用清洁抹布去除残留消毒剂。
地面:地面有明显污染时,应先使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掩盖消毒,再依据常规清洁消毒程序处理。
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掌握标准操作规程
审核者:韩方正批准者:医院感染治理委员会执行时间:2025.10
一、物品
1、标本:由专用标本袋送至标本间。
2、废弃物:将分类收集的固体废弃物,通过污染走廊或实行隔离转移措施,运送到污物间;将液体废弃物通过专用池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者消毒后倒入下水道。每日清洁消毒容器。
3、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应马上置于清洁包布内,通过污染走廊和通道或实行“隔离转移”措施运送至CSSD进展集中处理。
仪器外表: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仪器外表如按钮、操作面板等,应用75%乙醇擦拭或依据仪器使用说明要求进展保洁、消毒处理。
常用诊疗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等,没有明确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消毒。
二、地面
当无明显污染时,清水擦拭即可,被血液体液污染时,还应消毒。三、人员
1、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术衣、手套;接台手术人员应重进展外科手消毒,再按要求穿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2、接台麻醉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