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化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和完善病虫害防治措施的探讨研究 .pdf

发布:2025-04-12约5.7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优化球高?支榆虫害防治措蛔君寸研究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各个地区均有广种植。本文从玉米种植的优势

出发,通过对种植技术要点进行探讨研究,从玉米的生长环境、种子处理、田间播种等角度进行观察,对影响玉米高产

的病虫害进行防治,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推进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玉米;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粮食种类,在国家人口基数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需要对玉米尽快实现稳定高产

的目标。优化玉米高产技术需要在结合种植区域地理特点的情况下,选择优良品种,强化肥料应用,完善病虫害的防治

措施,管控好玉米生长周期内的环境管理,以便能够大幅增加玉米的产量,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玉米种植的优势

玉米是一年生作物,属于草本植物。其基本特点是茎较高,生长长度可达2〜3m,叶片长且宽,花呈单性,授粉

雌雄同株,果实小。玉米可食用,营养价值高,能够作为加工原材料进行生产,如淀粉等。采摘后的秸秆可以用来制作

饲料。玉米在幼苗期轻度干旱可以帮助其根部发育,玉米受涝灾的影响较大。玉米的优点之一是亩产高,均亩产400kg,

最高亩产可达1000kgo玉米在种植中可以和其他作物如大豆进行间作,且大豆的根瘤菌可以更好地固氮,能够减少玉

米的化肥用量。提前收获是玉米培育的另一个优点,可以制作青苞米,并和生长期短的作物套种。

2种植技术的要点

2.1适宜生长环境

玉米的生长环境会对其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玉米种植技术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玉米的种植需求,

帮助其营造适宜的成长环境。

首先,玉米的茎高,根系发达,种植地的土壤要深厚、肥沃,优先选择砂壤土。在进行排灌时,可以最大化保存

土壤成分,以满足玉米的生长需求。

其次,玉米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在土壤贫瘠、天气严寒、气候干燥的条件下都可以生存,有很好的抵御灾害能

力。玉米种植期间,需要尽可能保证水分充足,选择在水源附近或方便进行灌溉的区域进行播种。土壤的酸碱度会影响

到玉米的成长,酸性占比高的土壤可能会造成玉米发育不良,产量和存活率断崖式下降。

再次,需要保证玉米在生长期得到足够的光照。在选择种植地前需要避开病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区,尽可能减少玉

米受灾概率。

最后,选好玉米种植区域后,需要对田地进行整理。第一,深耕。需要将耕地深度控制在20〜30cm,这种方式

能够有效地对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进行消灭。可以使用除菌灵溶液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需要将土地放置一段时

间。第二,使用底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底肥一般要以有机肥、豆饼、过磷酸钙为主,每公顷施加量为15000kg.750kg

和750kgo需要注意对田间杂草的清理,避免杂草侵占养分。第三,田地旁边需要挖掘排水沟,以便进行玉米生长期间

出现干旱后放水或涝灾后排水的应急处理。

2.2选择优良种子

营造好适宜玉米生长的环境后,需要在田地上进行播种,选择的种子应该具备高产特征。

选择种子时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温度、湿度、地形和降水情况。在确定玉米和其他作物进行轮种时,需要在了解

其他作物对玉米成长影响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种子。可以在农业种子公司选择优秀的玉米种子,该类种子培育后具有

明显的高产、优质、抗灾害的能力。如某县最近几年引进青贮玉米的新品种,以豫单1851、和恒797、贵青1号为主。

通过引种筛选试验,选择出鲜重产量更高、干重产量较以往产出优秀的新品种。

2.3优化处理手段

选取优良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其处理水平对种子后期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挑选出种子里面的瘪粒和

病粒,保持种子的整体性状。其次,需要保证种子的颜色、状态良好,且种粒大小相似,保证出苗率得到提高。再次,

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并定时翻动,加快其结束冬眠期,强化种子生长活力。最后,种子晾晒2〜3日后,需要对其

进行包衣处理。可以使用60%百菌清溶液进行包衣处理,减少种子表面的病菌,避免种子在发芽期发生病害。拌种作业

时使用2%萎锈灵,可以防治玉米须叶发黑的病症。按照玉米种植技术要求处理种子,能够保证有效性与科学性[1]。

2.4科学进行玉米播种

玉米播种时间一般在四月到六月之间。这期间的气温比较适宜玉米成长,可以减少昼夜温差大对种子生长活力的

影响,降低玉米在出苗期出现幼苗发育不良的概率。通常在五月初种植,若选择早熟种类,播种时间可以在三月下旬到

四月中旬之间。种子播种后,农户可以选择铺膜种植,提高幼苗存活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