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ppt

发布:2025-04-07约6.2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的原因**01040203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资本供给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剩余资本”和资本的逐利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从资本的需求角度来看,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以及西欧和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恢复国民经济,构成了对国际资本的巨大需求;贸易不完全性推动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原因跨国公司**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TransnationalCorporation,MultinationalEnterprises,或Multinationals)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矿山、工厂、销售机构或其他资产,在母公司统一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可以由一个国家的企业独立创办,也可以由两个或多个国家企业合资、合作经营、或控制当地的企业使其成为子公司。跨国公司应具备下述三个要素**1跨国公司本质上是一个工商企业,组成这个企业的实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内经营业务,而不论其采取何种法律经营形式,也不论其经营所涉及的领域。2跨国公司的管理决策着眼于全球,尽管它的管理决策机构的设立主要以某国或某个地区为主。3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广,从研究与开发、原料开采、工业加工到批发、零售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了它的经营范围。它是资本运作的全过程,而不是某个行业或再生产的某个环节。**以市值和销售额排名的跨国公司10强(2002,亿美元)排名公司市值公司销售额1通用电气3094.6沃尔玛百货2178.02微软2757.0埃克森美孚2134.93埃克森美孚2712.3通用汽车1753.54沃尔玛百货2409.1英国石油1742.25花旗集团2230.4福特汽车1624.16辉瑞制药2167.8戴姆勒克莱斯勒1360.77皇家荷兰壳牌集团1945.5皇家荷兰壳牌集团1352.18英国石油1921.2通用电气1259.19强森药厂1869.4丰田汽车1217.210英特尔1846.7三菱商事1129.7一、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时,就对资本主义资本输出做出了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产生“过剩资本”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要求追求高额利润率和获取高额利润是过剩资本输往海外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卡尔·马克思,1818—18832.列宁关于资本输出的理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最后阶段的重要特征;帝国主义阶段出现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具有客观必然性;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全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列宁,1870—1924二、西方关于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战后,随着西方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其有关的理论也在实践中不断演进,经过了从简单的概念到完善的理论体系。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垄断优势论、产品周期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比较优势理论,以及新近发展着的战略管理和组织管理理论等。logo间接投资追求利息或红利等投资收益的投资外国企业股票的购买外国债券的购买直接投资以展开经营活动为目的的企业向外国扩张(保有外国企业10%以上的股票)在外国设立子公司购买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合资等低工资劳动力资源开发外汇汇率变动研究开发资源1.投资环境导向附属服务售后服务关于当地需求信息的搜集2.市场导向型回避贸易壁垒区域经济一体化3.贸易政策回避型建立国际性的营销网络回避外汇汇率变动的危险4.全球网络构筑型市场因素市场的规模市场增长情况保持市场份额的目标建立出口基地增加母公司出口的目标缩短与顾客的距离追随顾客贸易壁垒政府制定的贸易壁垒及消费者的民族意识构成了对外国产品的进入障碍。加拿大政府过多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导致美国大量到加拿大投资。虽然关税壁垒在降低,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大量存在。直接投资可以绕过各种壁垒。投资环境**利用当地的劳工和原料可以大大降低成本。01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02对外国投资者的普遍态度03政治的稳定性04对所有权的控制05外汇市场的稳定性06税率结构07构建全球营销网络的动机应对竞争对手的策略构建全球营销的基地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邓宁的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