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科学技术社会》自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docx

发布:2025-04-11约5.9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学技术社会》自考试练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技术成果是()

A.电动机B.蒸汽机C.电子计算机D.原子能技术

答案:B。第一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电动机是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技术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成果。

2.科学的本质属性是()

A.认识世界B.追求真理C.探索自然D.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

答案:D。科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反映,这是科学的本质属性。认识世界、追求真理、探索自然都是科学活动的部分表现,但不能准确体现其本质。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

A.计算机技术B.微电子技术C.生物工程技术D.通信技术

答案:C。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等。生物工程技术是一门综合运用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手段,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进行生产的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

4.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经济发展B.社会发展C.生态环境保护D.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答案:D。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A、B、C选项都只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5.技术创新的主体是()

A.政府B.企业C.科研机构D.高等院校

答案:B。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因为企业直接面向市场,对市场需求最为敏感,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有动力和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支持作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是提供知识和技术储备。

6.现代科学革命发生的时间是()

A.16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末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

答案:C。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现,如X射线、放射性、电子的发现等,引发了现代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标志。

7.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指()

A.绿色植物B.动物C.微生物D.人类

答案:A。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者;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属于消费者。

8.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炭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答案:C。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9.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中,最根本的动力是()

A.社会生产B.军事需要C.科学实验D.人类好奇心

答案:A。社会生产的发展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需求,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军事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但不是最根本的;科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人类好奇心是推动科学探索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动力。

10.技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理论知识B.生产工具C.工艺流程D.技能、方法和手段

答案:D。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技能、方法和手段。理论知识是科学的表现形式之一;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是技术的具体体现,但不全面。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科学按研究对象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__________。

答案:思维科学。科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社会科学(研究人类社会)和思维科学(研究人类思维活动)。

2.技术创新过程包括__________、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等阶段。

答案:创意形成。技术创新始于创意形成,然后经过研究开发将创意转化为技术成果,再进行工程化将技术成果转化为可生产的产品或工艺,最后实现商业化获取经济效益。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__________和发酵工程。

答案:酶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

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__________原则。

答案:共同性。公平性原则强调代内公平和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