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 1754-202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docx
ICS93.080.20CCSP66
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754—2023代替DB21/T1754-2009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nstructionofHighModulusAsphaltMixture
2023-11-30发布2023-12-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T1754—2023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材料 2
4.1一般规定 2
4.2沥青结合料 2
4.3粗集料 4
4.4细集料 5
4.5填料 5
4.6高模量外掺剂 6
5配合比设计 6
5.1设计原则 6
5.2设计标准 7
5.3配合比设计 8
5.4目标配合比检验 11
5.5生产配合比设计和试拌试铺 11
6施工工艺 11
6.1施工温度 12
6.2混合料的拌和 12
6.3混合料的运输 13
6.4混合料的摊铺 13
6.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13
6.6接缝、开放交通 15
7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 15
7.1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 15
7.2试验路段的铺筑 15
7.3施工质量管理及验收 15
附录A(规范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用词说明 17
附录B(资料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18
II
DB21/T175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21/T1754-2009《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与DB21/T1754-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术语:更改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定义;
b)粗集料:删除了其他等级公路粗集料技术要求,将各级公路的粗集料技术要求进行了统一(见4.3.2,2009版3.3.2);
c)细集料:删除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细集料河砂规格,要求其他等级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细集料采用机制砂或石屑(见4.4.1);
d)配合比设计:增加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试验室拌和温度为180℃,增加了将加热好的矿料和外加剂加入拌和锅,干拌1min后加入沥青湿拌3min的拌和工艺(见5.3.4.8);
e)设计流程:更改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图,增加了动态模量试验检验(见5.3.3,2009版4.3.3);
f)级配范围:删除了HM-10级配范围(见5.2.1,2009版4.2.1);
g)设计标准:更改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见5.2.2、5.2.3,2009版4.2.2、4.2.3);
h)施工温度:修改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温度范围:混合料出料温度由170~185℃修改成175~185℃(见6.1.1,2009版5.1.1);
i)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增加了压路机碾压工艺要求(见6.5.4);
j)施工管理控制要点:增加了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进行动态模量抽检(见7.3.7)。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洪斌、范兴华、刘云全、朱建平、高立波、许涛、刘英军、周健楠、高明、赵冬明、李卓琳、赵喜明、常效境。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史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于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或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审复。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三纬路19号,联系电话:024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萃路81号,联系电话:024
1
DB21/T1754—2023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