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基坑定位课件.pptx
接触网基坑定位
接触网基坑定位接触网基坑定位,是指支柱、基础在沿线路定出纵向位置,然后,进行横向定位测量,即确定坑口位置及其尺寸。1.纵向测量2.横向测量3.隧道测量定位4.既有线测量5.交桩测量
1.纵向测量纵向测量:是柔性接触网基础定位的第一步,通过纵向测量,确定接触网支柱位置,为基础浇注提供条件。工序流程:确定起测标——由起测标开始一次测量——复测锚段长度——标记说明:区间和站场的纵向测量均从接触网平面图中标注的测量起点出发,沿钢轨外侧丈量。直线区段沿靠近支柱侧的钢轨丈量。曲线区段无论支柱在哪一侧,都应用丁字尺将测量尺过渡到曲线外轨的外侧进行丈量,测量转点宜选择在直缓点附近。站内测量一般按正线进行,如为复线区段则按设计规定执行。
1.纵向测量测量顺序是:首先由主管技术员根据设计图复诵跨距尺寸,拉尺人员则从测量起点根据跨距值依次丈量,并在每一杆位处的钢轨腰部作出标记。书写标记前应先用钢丝刷子对轨腰除锈,用抹布将锈迹擦干净,然后用白油漆书写,字体要端正醒目。
2.横向测量当支柱或基础纵向测量定位后,还必须进行横向定位测量。横向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依据纵向测量的中心线标记来确定支柱或基础的基坑位置。工序流程:确认轨道中心基桩——复核轨道中心基桩-----确认定位点横向位置
2.横向测量混凝土支柱坑坑口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mm)支柱型号H38H48—250,H78H90一H170有无横卧板有无有无有坑口内缘至线路中心距离S’内cx-150cx-150cx-150cx-150cx-200坑口外缘至线路中心距离S’外cx+700cx+700cx+850cx+700cx+1000表中数据均考虑了支柱外形尺寸,并结合了挖坑经验。坑口宽度在不考虑安装横卧板和底板的情况下取0.6m,即从坑口中心线向平行于线路各量出0.3m。当安装横卧板或底板时,坑口和坑底的尺寸应能保证这两种板的安设,并留有充分的调整余量。
2.横向测量当站场只有三股道时采用三角形测量法确定基坑位置图中0点为站场纵向测量点,由0点向两侧分别量出等距点(A,B),用钢尺连接A、B点,并将钢尺中间拉至与基坑相邻的钢轨D点处,则D点即为该侧基坑中心位置。又由D、O两点定出对侧基坑中心位置,然后在轨腰处按纵向测量的要求写上标记。当站场超过三股道时,宜采用经纬仪测量。
3.隧道测量定位测量方法:1.利用隧道打孔作业车直接测量孔位;2.人工测量。测量程序:先用钢尺测出每个悬挂点的纵向位置,在轨腰上写明标记,并同时写在隧道一侧墙壁上的相对位置距轨面1.2m高度处,以便今后查找。标记内容为:设计位置竖线、悬挂点编号、定位编号,白底黑字。注意事项:隧道内测量应注意避开伸缩缝隙和明显的漏水处,测量中按防护规则在隧道两端设行车防护人员。
4.既有线测量一、区间杆位测量区间杆位测量只进行纵向测量,横向测量在基坑开挖时进行。纵向测量时,根据平面图首先找出起测点。起测点一般选择站场最外侧道岔的标准定位处或桥梁、隧道等大型建筑物的固定坐标位置。测量由起测点开始,根据平面图提供的支柱跨距用钢尺沿线路中心进行丈量。支柱位置测定后,应在轨腰上作出支柱中心线、支柱编号、支柱型号、侧面限界、横卧板型号数量等标记。一、区间杆位测量二、站场软横跨杆位测量三、道岔柱测量
4.既有线测量二、软横跨杆位测量站场纵向测量一般沿正线进行,与区间测量方法相同。纵向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软横跨的横向定位测量,其测量方法有等腰三角形法和经纬仪测量法两种。
4.既有线测量等腰三角形测量法如图8一l所示,纵向测量位置为O点,使OA=OB,AC=BC,则CO上AB,软横跨支柱即位于CO的延长线上。
4.既有线测量直线区段测量,如图8—2(a)所示,纵向测量位置为O点,将经纬仪支在该处并对中O点,观测O’点(O’应和O点取相对于基线的同一位置),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后旋转90。,在此视线上确定A点,再倒转望远镜可确定另一侧的支柱位置。曲线区段测量时,如图8—2(b)所示。在基点O处安置经纬仪,在两侧相对于基线的同一位置取A、B两点,且使OA=OB,先瞄准A点,然后再瞄准B点,测得β角值,然后平转β/2角,在此视线上可测得支柱位置C点。
4.既有线测量三、道岔柱测量1.单开道岔标准定位柱位于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距600mm处。2.对称道岔定位柱测量方法与单开道岔相同。3.复式交分道岔标准定位柱位于两直线间距167mm(1/9道岔)或125mm(1/12道岔)处线路的一侧。非标准道岔定位时,支柱位置一般应在单开道岔导曲线外侧两线间距400—700mm处,复式交分道岔取距岔中心1.5—2.5m处。
5.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