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 (2).doc
八下《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2.《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3.朱自清是按照?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来撰写《经典常谈》的,例如讨论儒家经书时,破除“?经书都是圣人所作?”的传说。4.《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5.《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6.中国文字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的。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7.在人家门头上,在小孩的帽饰上,我们常见到八卦那种东西。讲八卦的便是《?周易?》这部书。8.《?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9.《?诗经?》被称作“诗三百”,现在实存?305?篇。10.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戴圣?所作的《?小戴记?》。11.《?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12.《?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3.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4.“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八股文,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句中的“朱注”指?朱熹?的小注。15.《?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
二、作者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原名朱自华,江苏扬州人。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三、内容梗概《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四、写作目的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五、艺术特色1.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2.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六、读经典的意义1.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2.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4.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