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ppt
冷却水系统的水量平衡*蒸发损失:换热作用散失的水量风吹损失:飘散的水量排污量:浓缩后不得不外排的水量冷却水的浓缩*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由于蒸发,系统中的水会愈来愈少,而水中各矿物质和离子含量就会愈来愈浓,为了使水中含盐量维持在一定的浓度,必须补入新鲜水,排出浓缩水。01通常用浓缩倍数表示浓缩的程度。01N=C浓∕C原离子电导率总固体含量01水量的平衡*很显然,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循环水量和冷却水温差设计确定后,控制运行的浓缩倍率就是控制了系统的补充水量、排污水量,也就实现了系统的水量基本平衡。AR:循环量M:补加水N:浓缩倍率BB:排污量D:风吹损失CMCR:盐溶度CE:蒸发量DM=E+B+DED=(0.2~0.5%)RFN=CR∕CM系统加药*通常加药的参照依据有:根据一个周期内的补充水量,按配方浓度投加;根据一个周期内的排污水量,按配方浓度投加;根据水质药剂浓度分析值与配方设定值的差乘以系统水量的数值。加药方式有:间歇加药、连续加药。旁滤技术*降低水中浊度的方法是排污和过滤。01。通常在循环水系统的管路上引出一部分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返回循环水系统,截留的浊度组成物质排出循环水系统外,这一过程称为旁滤技术。02根据运行的经验,旁滤水量与循环水量之比(S:R)一般控制在2%~5%。03金属的腐蚀和控制技术*由于金属和冷却水溶液的作用,使金属材料转化成离子或化合物而遭受损害并且使其使用性能恶化的现象称为冷却水对金属的腐蚀。实质:是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溶解盐类及溶解气体等杂质中氧化性的物质对金属发生物理的、化学的和电化学作用的结果。金属的腐蚀*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按反应的机理腐蚀分为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循环水质控制标准和监督周期及水质超标处理办法
主讲人:王红升工业循环水*概述01工业循环水水质要求02工业循环水的预处理03冷却水系统04金属腐蚀的控制技术05循环水的控制技术06微生物的控制技术078冷却循环水的运行于管理技术08为什么要使冷却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的需要,水的用量急剧增加。因此,节约水资源成了当务之急。采用循环冷却水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而且高浓缩倍数运行的循环冷却水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为什么要研究工业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结垢、腐蚀现象比较严重,容易滋生菌藻,以至影响设备的传热效率,威胁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研究以避免这些可能的发生或减缓发生的时间。水→广泛用作循环冷却介质*流动性好,易于输送和分配;4沸点较高,在通常使用情况下,在换热器中不致汽化。5来源丰富,价格低;1化学稳定性好,不易分解;2热容量大,在常用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明显膨胀和压缩;3工业循环水的特点*溶解氧含量高含有空气中相关污染物和杂质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循环水对CO2的脱除率高冷却水存在溶解固体的浓缩被用作工业循环水的条件*水质不易滋生细藻水质对金属设备不易产生腐蚀水质不易结垢水的浊度要低水温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的低工业用水水质及指标*1悬浮物:不稳定,流速低或静止时易沉淀,漂浮。2胶体:分子离子的集合体3溶解气体:氮,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氨等。水的预处理*在给水和废水的预处理过程中经常要对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减少后段处理和深度处理的负荷延长装置的寿面和减少药剂的投加减低总的费用和成本在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的预处理方法有:混凝技术,澄清技术,过滤技术和软化技术。混凝剂及其类型*天然混凝剂:淀粉,树胶,动物胶。无机混凝剂:铁盐,铝盐。有机高分子混凝剂:阴阳非离子混凝剂。高分子混凝剂具有的一些性能:*易溶于水,即高分子混凝剂需能分散和溶解在水中,才能与水中的悬浮颗粒进行混凝反应;在分子结构上具有能反应的官能团,这种官能团可以是非离子型、阴离子型或阳离子型;当溶解在水中时有较大的扩展,因而需要有较高的分子量。近一个时期,聚丙烯酰胺-PAM是水处理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混凝剂。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水温01水的PH值02碱度03水中的杂质04水力搅拌条件05澄清技术*澄清过程是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中的与处理过程通常在混凝过程之前,过滤技术之后的一个中间过程。可以为过滤过程创造一个快速过滤的有利条件。澄清过程重点考虑水流速度和沉降时间的选择。过滤技术*过滤技术是利用一些多孔介质,即滤料从水中分离不溶解固体物质的过程。过滤器可分为恒压过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