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试题汇编第七单元习题操作步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单元 三维绘图
7.1 第1题
操作步骤:
绘图区域设置:格式→图形界限→指定左下角点(直接回车)→指定右上角点【输坐标(600,500)】→回车。
单击栅格。按住鼠标中间滚轮把栅格拖到屏幕中间。
绘图:
(1)单击→输入坐标(0,0,0)→回车→输入L→回车→输入X轴长度:300(正交打开,光标指向X轴正向)→回车→输入Y轴宽度:200(光标指向Y轴正向)→回车→输入Z轴高度:30(光标指向Z轴正向)→回车;
(2)点受约束的动态观察→旋转一视角,观察→按ESC退出;如下图示:
(3)单击→捕捉A点→输入L→回车→输入X轴长度:300(正交打开,光标指向X轴正向)→回车→输入Y轴宽度:30(光标指明向前)→回车→输入Z轴高度:100(光标指明向上)→回车;如下图示:
(4)单击→捕捉B点→输入L→回车→输入X轴长度:30(正交打开,光标指向X轴正向)→回车→输入Y轴宽度:140(光标指明向前)→回车→输入Z轴高度:80(光标指明向上)→回车;如下图示:
(5)修改→移动→选择刚画好的小长方体→回车→捕捉AB线中点→捕捉BC线中点;如下图示:
(6)修改→倒角→选择AB线→回车→输入基面倒角距离:80→回车→输入其它面倒角距离:140→回车→再次选中AB线→回车;如下图示:
(7)修改→倒角→选择CD线→回车→输入基面倒角距离:100→回车→输入其它面倒角距离:110→回车→再次选中CD线→回车;如下图示:
(8)修改→倒角→选择EF线→回车→输入基面倒角距离:100→回车→输入其它面倒角距离:110→回车→再次选中EF线→回车;如下图示:
(9)修改→圆角→选择JK线→输入圆角半径:30→回车→回车;
修改→圆角→选择LM线→输入圆角半径:30→回车→回车;如下图示:
(10)单击→捕捉J处圆角的圆心→输入圆柱半径:10→回车→光标指明向下,输入圆柱高度:30→回车;如下图示:
(11)修改→复制→选择圆柱→回车→捕捉圆柱上表面圆心→捕捉L处圆角的圆心→回车;如下图示:
(12)单击→选择底板、挡板和中间三角体→回车;
(13)单击→选择已合并的图块→回车→选择两个圆柱→回车;如下图示:
(14)视图→三维视图→俯视;按住鼠标中间滚轮将其移动至绘图区。
3. 保存。
7.2第2题
操作步骤:
绘图区域设置:格式→图形界限→指定左下角点(直接回车)→指定右上角点【输坐标(80,80)】→回车。
单击栅格。按住鼠标中间滚轮把栅格拖到屏幕中间。
绘图:
(1)单击→输入圆锥底面中心坐标(0,0,0)→回车→输入圆锥底面半径:25→回车→输入圆锥高:60→回车;
(2)点受约束的动态观察→旋转一视角,观察→按ESC退出;如下图示:
(3)视图→三维视图→俯视;
(4)单击→选择所画圆锥→回车→输入剖切面YZ→回车→输入剖切面移动坐标(-8,0,0)→回车→在圆锥右侧单击;
(5)点受约束的动态观察→旋转一视角,观察→按ESC退出;如下图示:
(6)视图→三维视图→俯视;按住鼠标中间滚轮将其移动至绘图区。
3. 保存。
7.3 第3题
操作步骤:
绘图区域设置:格式→图形界限→指定左下角点(直接回车)→指定右上角点【输坐标(500,400)】→回车。
单击栅格。按住鼠标中间滚轮把栅格拖到屏幕中间。
绘图:
(1)单击→输入坐标(0,0,0)→回车→输入L→回车→输入X轴长度:250(正交打开,光标指明方向)→回车→输入Y轴宽度:160→回车→输入Z轴高度:60→回车;
(2)点受约束的动态观察→旋转一视角,观察→按ESC退出;如下图示:
(3)单击→捕捉A处中点,捕捉B处中点(出现一条虚线)→捕捉C处中点,捕捉D处中点(出现一条虚线)→将光标移至长方体上表面的中心处→捕捉两虚线的交点→输入圆柱半径:45→回车→输入圆柱高度:30(光标向下延伸)→回车;如下图示:
(4)单击→捕捉大圆柱上表面圆心→输入小圆柱半径:25→回车→输入圆柱高度:30(光标向下延伸)→回车;如图所示:
(5)修改→移动→选择小圆柱→回车→捕捉小圆柱的上表面圆心→捕捉小圆柱的下表面圆心;如下图示:
(6)单击→捕捉B处中点→输入圆柱半径:10→回车→输入圆柱高度:60(光标向下延伸)→回车;如下图示:
(7)修改→移动→选择B处圆柱→回车→捕捉上表面圆心→输入移动距离:65(正交开,光标朝向大圆柱中心处)→回车;如下图示:
(8)修改→阵列→点环形阵列→点选择对象→选择刚移动好的圆柱→回车→点拾取中心点→捕捉大圆柱中心→点预览→点接受;如下图示:
(9)修改→圆角→选择长方体B处直角边→输入圆角半径:10→回车→回车;如下图示:
(10)按照上一步骤,将其余3条直角边进行倒圆角;如下图示:
(11)单击→选择长方体→回车→选择上下圆柱和周围四个小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