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的演讲.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的演讲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岁月如梭,光阴如箭,难忘的XX年即将过去,崭新的XX年正向我们走来。在历史的岁月长河中,中华民族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开创了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共同创造了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近代史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学术转型的产物。在几代学者探索、争鸣的基础上,确立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大约110年的中国历史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近代中国的时代基调是革命,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社会变迁,以及中外关系的处理,区域发展,少数民族问题,阶级斗争的状况,无不或多或少与革命的进程相联系。在“革命史范式”主导下,采用现代化视角,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及其对于革命进程的作用,使近代史研究臻于完善,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努力的。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结合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主要考察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巨变,把1840年至1949年所经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中国的近代史,是符合中国历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了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历程。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同学们,处在21世纪富强的新中国,我们不会忘记,几十年前日寇对我们中国的大举侵略,使多少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使中华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使一条条英勇的生命消逝在黄沙战场,使无数大好河山在几年时间就全部沦丧。 中华人民不会忘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会忘记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不会忘记中国政府被迫签订的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的一文不值;更不会忘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夺走了无数奇珍异宝,使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最美丽的建筑变成一片灰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 60年前的战火硝烟虽已散尽。但历史不能忘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自强,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反法西斯战争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祖国的繁荣打下了坚定的基石。同时积极开展了各领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民经济飞速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无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尤其是近年来,科技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航天领域的重大突破——神州系列成功升空,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看着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国人无不倍感自豪与骄傲。我们的国家强大了,我们的经济繁荣了,我们不会在屈于强权,不会再忍受屈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为荣。 放眼今朝,停滞不前便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更应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不懈,使我国保持飞速发展。尤其作为年轻一代,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认清我们在新时期的责任和使命赋予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非凡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