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设施32课件.pptx
第六章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设施;第四节屏蔽门绝缘设施
根据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列车进站时,轨道和列车车体的对地电压会升至90~130V,为了避免乘客触电的危险,屏蔽门门体需要与轨道进行等电位连接,并将屏蔽门整侧门体与土建结构进行绝缘处理;同时在屏蔽门站台侧2000mm范围内地面进行绝缘处理。;目前,门体与土建结构的绝缘基本采用在门体结构上部与轨顶风道梁连接件、下部与站台板连接件中加入绝缘垫片和绝缘衬套的形式来实现如图所示。绝缘衬套基本为硅树脂玻璃层压布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脂加工而成,绝缘垫片的基本材料为聚酯薄膜,以上绝缘材料的电击穿强度为2.3??kV/mm,绝缘电阻为1×1014?Ω。这些绝缘材料在清洁、干燥的可控环境下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二、站台绝缘层
门体绝缘层是敷设于车站地面石材和垫层中间的一层绝缘垫;三、门体等电位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中“26.5.7屏蔽门与列车车厢宜保持等电位,当与钢轨有联接需求时,等电位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屏蔽门与钢轨应采用单点等电位连接,门体与钢轨连接等电位电阻值不应大于0.4Ω;2.正常情况下人体可触及的屏蔽门金属构件应与车站结构绝缘,门体与车站结构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技术规范》CJJ183-2012中“4.4.8当采用钢轨作回流轨时,屏蔽门应与钢轨进行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正常情况下人体可触及的屏蔽门金属构件应与土建结构绝缘,单侧屏蔽门体与车站土建结构之间的绝缘电阻在500VDC下不应小于0.5MΩ。;地铁列车一般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通过接触网与列车受电弓接触供电,并把(其中一根)钢轨作为回流轨,形成电流回路。因为钢轨与大地是绝缘的,所以钢轨与大地之间可能存在电位差,我们称之为轨电位。同样的,列车的外体也与大地之间存在电位差。如图所示。为控制轨电位危害,在钢轨与大地之间设置OV柜即轨电位限制装置,钢轨通过OV柜与接地母排相连,当钢轨电位超过设定值时,电位限制装置动作(OV柜合闸),将钢轨与地网接通,使轨电位降低至限定范围。
;由于屏蔽门安装在站台边缘,与列车车体之间的距离很近,乘客上下车时极有可能同时接触到列车车体外壳和屏蔽门门体。因为车体带电,可能产生电位差,对上下车的乘客造成危害,如图6.12所示。为了消除这一隐患,有两种方法,一是长期闭合OV柜,限制轨电位;二是将屏蔽门与回流轨等电位连接,具有相同的电位。由于长期闭合OV柜会造成杂散电流病害,实际应用中主要采用等电位连接消除电位差。;屏蔽门与列车之间存在电位差。为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在屏蔽门与车辆之间设计及安装等电位装置,采用铜芯电缆与钢轨相互连接消除电位差。整个屏蔽门门体保持等电位连接;通过等电位铜排以及等电位导线将屏蔽门的各金属部件相连,满足等电位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屏蔽门门体与钢轨作等电位连接需要以屏蔽门(以及站台地板)绝缘为前提条件。;四、门槛绝缘
地铁站台屏蔽门门槛是乘客或司乘人员直接接触最多的位置,因此屏蔽门门槛绝缘性能的好坏是影响运营安全的关键因素。地铁站台屏蔽门门槛绝缘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特制的绝缘门槛,另一种是将门槛做绝缘处理。
(一)绝缘门槛
绝缘门槛是由高分子复合材料构成的门槛型材、不锈钢或铝合金的门槛面板。门槛面板采用C型设计,表面有防滑槽,相对两侧有翻边,门槛型材上表面相应的设有门槛面板镶嵌槽,门槛面板通过翻边镶嵌粘接在门槛型材上表面的门槛面板镶嵌槽内或是通过门槛面板上预先焊接的储能焊接螺柱插入门槛型材已经加工出来的圆孔内,里面固定,将门槛面板与门槛型材连为一体。;这种门槛绝缘技术绝缘效果好,安全可靠,可以在不改变门槛设计高度的前提下直接选用绝缘门槛型材替代原门槛骨架即可,对屏蔽门下支座在垂直于站台面方向的调节高度无影响,但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
(二)门槛做绝缘处理
门槛做绝缘处理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把门槛整体与屏蔽门下支座进行绝缘处理,另一种是把门槛面板与门槛骨架进行绝缘处理。
1.门槛与下支座绝缘
门槛与下支座绝缘的绝缘处理方式适用于任何门槛方式。它是在门槛与屏蔽门下支座之间加上绝缘板,在固定螺栓上套上绝缘套,通过绝缘板和绝缘套配合,将门槛与屏蔽门下支座隔离开,实现门槛绝缘的功能。这种门槛的绝缘处理方式很好的解决了采用绝缘门槛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又起到了绝缘的效果,是目前地铁项目中能用最为普遍的方式。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屏蔽门下支座与门槛之间由于增加了绝缘板的原因,屏蔽门下支座在垂直于站台板方向的调节高度有所减小。
2.门槛面板与门槛骨架绝缘
这种绝缘处理方式适用于门槛由门槛骨架和门槛面板两部分组成时,对采用单一的铝型材门槛不适用。它是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