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 届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 3 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pdf

发布:2025-04-10约6.3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河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测评(一模)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其纹饰丰富多样,有鱼纹、蛙

纹等。这些彩陶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表明仰

韶文化()

A.已经出现了文字

B.农业生产高度发达

C.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D.建立了早期国家政权

2.《诗经・大雅・思齐》中记载:“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这反映了西

周时期()

A.女性地位较高

B.重视家族繁衍

C.实行分封制度

D.神权色彩浓厚

3.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其中,李悝在魏国变法,实行“尽

地力之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促进土地私有制发展

4.秦朝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与分封制

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地方官员可以世袭

C.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免

D.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

5.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这一举措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

B.削弱了中央集权

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6.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寺庙经济迅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主

要是因为()

A.统治者大力提倡

B.社会动荡,人民寻求精神寄托

C.佛教教义符合传统观念

D.寺院经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7.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这一制度

的实行,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也()

A.加强了皇权

B.扩大了宰相权力

C.削弱了中央集权

D.导致了藩镇割据

8.北宋时期,为了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

中,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这一措施()

A.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B.解决了地方财政困难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了地方军事力量

9.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实

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行省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拥有较大的权力

B.行省制度只在边疆地区实行

C.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集权

D.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的否定

10.明朝时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海外贸易,获取经济利益

B.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C.寻找新的土地,拓展疆域

D.传播宗教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11.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

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包

括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的

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D.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

13.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

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能反映列强侵略进入

新阶段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4.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采用的政

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专制

D.联邦制

15.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时务报》和强学会

B.《民报》和兴中会

C.《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D.《国闻报》和保国会

16.1927年,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道路。这条新道路是()

A.城市中心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