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0_T56.4—2023_内江黑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第4部分:后备母猪_内江市.docx
ICS65.020.30
DB5110
CCSB44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5110/T56.4—2023
内江黑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第4部分:后
备母猪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10/T56.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编写。
DB5110/T56《内江黑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生产公猪;
——第2部分:生产母猪;
——第3部分:后备公猪;
——第4部分:后备母猪。
本文件为DB5110/T56的第4部分。
本文件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内江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恒通内江猪保种繁
育有限公司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强、胡晓、张其彬、刘贵平、王丽芳、李霞。
本文件于2023年10月25日发布,2023年11月1日实施。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DB5110/T56.4-2023
内江黑猪种猪饲养技术规程第4部分:后备母猪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江黑猪种猪后备母猪的术语和定义、猪场环境控制、后备猪选育、饲养管理、疫病
防控、废弃物处理、养殖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内江黑猪种猪后备母猪的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473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
3
断奶时选作种用,到第一次进行配种前的母猪。
4
场址宜距屠宰厂、肉品加工厂、活畜交易市场等污染源1km以上,宜距离无害化处理场3km以
上,宜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500m以上。
场址空气、水质符合NY/T391的要求。
2
DB5110/T56.4-2023
4.1.3
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水源充足,不得因修建养殖场影响周围环境。
猪场建设
4.2
4.2.1
4.2.2
猪场周围应设围墙等屏障,并建立防疫隔离带。
猪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分区设置、布局合理,在办公生活区至生产区之间
设置缓冲带。生产区按生产单元集中,相互隔开,形成生态和防疫屏障。粪污处理区处于生产区的下风
向或侧风向(按夏季主导风向)。
4.2.3
4.2.4
猪场净道、污道分设。
建设多级消毒设施,防止病原从场外带入。进场大门设汽车消毒池,消毒池的长度不低于8m,
宽不低于4.8m,深度不低于0.3m,消毒池上方应建顶棚,防止日晒雨淋和周围雨水进入池内,同时设
置喷雾消毒装置。进场人员通行的消毒通道应安装喷雾消毒装置,地面做成浅池型,池中垫有弹性的吸
水塑料泡沫地垫,加入消毒液。进生产区设洗澡消毒室,更换生产区穿着的衣、鞋、帽。
4.2.5
猪圈面积不小于2㎡/头,栏高1.2m;地面坡度不低于3%,作防滑处理;有通风、降温、保温
设施。
5
后备母猪选育
5.1
引种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5.1.7
应从非疫区且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猪场引进。
应有种猪合格证明,系谱清楚。
同窝产活仔数不低于10头,仔猪整齐度好且无遗传损症。
有效奶头不低于6对,分布均匀。
生殖器官发育良好,阴户大小适中。
5.2
留种
6
在外引种、自繁留种选育后备母猪均可按大圈饲养,每大圈4头~6头,饲养面积不小于2㎡/
饲料符合相应标准要求,无霉变,日粮营养全面,其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
使用的矿物元素及其螯合物、维生素及类维生素、氨基酸及其类似物、酶制剂、微生物、多糖
3
DB5110/T56.4-2023
6.2.1
6.2.2
6.2.3
圈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良好、光照充足。
做好防暑保温,温度宜保持在18℃~25℃,湿度宜保持在60%~70%。
保持风机、水帘、饮水设备等设施设备正常运行,观察精神状况、饮水、饮食情况。
7
疫病防控和养殖档案
按DB5110/T56.1-2023中第7章、第8章规定进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