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银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pdf

发布:2025-04-10约1.9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银屑病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银屑病的管理引起了

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探究银屑病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的关系。

本文回顾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以及银屑病与新冠病

毒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皮肤科医生和银屑病患者提供更为可靠的诊疗指

导,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银屑病;冠状病毒感染;生物制剂;羟氯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生主要与遗传易感

性相关,同时一些环境危险因素(如创伤、感染和药物)也会影响其发生发展。

自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大流行以来,其对高血压、

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已造成巨大影响,可导致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加重,严重时

可能危及生命。目前,尚不清楚银屑病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

我们综述了相关文献,以期为皮肤科医生对银屑病的诊疗提供建议。

一、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对新冠病毒感染的影响

治疗银屑病的各种生物制剂的起效速度、长期疗效、安全性及对合并症的影

响不同,了解其特性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选择。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

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抑制剂、白细胞介素(i

nterleukin,IL)12/IL‐23抑制剂、IL‐23抑制剂及IL‐17抑制剂。皮肤科

医生和银屑病患者最关心生物制剂的使用是否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性,以

及是否需要在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停用生物制剂[1]。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使

用与未使用生物制剂的银屑病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发生率上没有差异[2‐5]。

Conti等[6]指出,与其他银屑病患者相比,接受生物制剂治疗的银屑病患者

并不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甚至感染率降低。然而Damiani等[7]认为银屑病患

者使用生物制剂会增加新冠病毒感染风险,可能原因是生物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降

低皮肤和黏膜免疫,增加气道感染风险。然而,这些研究存在一些不足:①仅评

估了新冠病毒感染期间生物制剂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未评估其家庭成员传播感

染带来的影响;②很多研究只是短期随访,可能会遗漏一些少见情况;③部分研

究中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很少,无法按生物制剂类型分层研究;④缺乏年龄、

性别和诊断匹配的对照组。未来的研究应详细评估这些方面,以便得出更准确的

调查结果。

针对不同的生物制剂,Valenti等[8]发现银屑病患者使用TNF‐α抑制剂

阿达木单抗治疗不会导致任何呼吸窘迫或新冠病毒感染的不良转归。Ohmura等

[9]指出TNF‐α抑制剂培塞利珠单抗不会增加与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的死亡率。

Carugno等[10]认为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不会增加银屑病患者感染新

冠病毒的风险。Messina和Piaserico[11]发现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不

会引起新冠病毒感染的不良结局,他们认为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下使用针对I

L‐23/IL‐17轴的生物制剂对银屑病患者无不良影响,且可以正常发挥其作用。

此外,Kiss等[12]调查了首例接受IL‐23抑制剂risankizumab治疗的银屑

病患者,根据其年龄、吸烟习惯和合并症,该患者有发展为重度新冠病毒感染的

风险,但其感染新冠病毒后疾病转归良好且未出现不良结局,提示该生物制剂对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随后的病例报告也显示,持续使用古塞奇

尤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时,可同时对新冠

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起到保护作用[6]。基于此,Zumla等[13]提出抗TNF

‐α或抗IL‐17药物可能在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和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发挥潜在作用。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持续激活淋巴细胞、巨

噬细胞等,导致体液中迅速产生多种、大量的细胞因子,如TNF‐α、IL‐1B、

IL‐6、IL‐12、γ干扰素、干扰素诱导蛋白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等;细胞

因子风暴是导致广泛组织损伤和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也是患者死亡的关键原

因,生物制剂可能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新冠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风

暴”,从而减少新冠病毒感染对银屑病的负面影响[14]。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

步探究。

Meta分析表明,生物制剂治疗可降低银屑病患者因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率

和病死率[15]。亦有研究表明,生物制剂能够降低银屑病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

的重症率[1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