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全文).pdf

发布:2025-04-07约1.7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一级预防指南(全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

见的一种类型,以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变性为特征,是导致老年人

失能的重要原因[1]。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

素疾病,其中年龄、性别、家族史和携带载脂蛋白

E(apolipoproteinE,APOE)ε4等位基因是AD发病的重要危险因

素;除这些不可控危险因素之外,尚有多种可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生活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因素等。此外,还有多

种与AD发生发展相关的保护性因素,包括青少年期文化教育、成年期

工作复杂程度以及中晚年业余时间参加社交、认知或智力刺激活动以

及体力锻炼活动等[2]。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阻止AD发生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药物,因此

AD的早期预防尤为关键。从针对尚未出现AD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的

中老年人群识别和管理可控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到基于临床前阶段

或已经发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

人群的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二级预防,以提高对AD早期预防的重

视,从而避免或延缓AD相关的病理改变,降低AD发病风险(Ⅰ级证

据)。我们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

情况,提出AD的一级预防指南,供人群预防和临床实践参考。

【推荐】应加强AD相关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A级推

荐)。

AD的概述

一、我国AD的流行病学和社会经济负担

(一)流行病学

近40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主要心血管疾病及

相关因素流行趋势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AD的患病率和患者数量呈

逐年递增的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AD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

193万增加到2010年的569万[3],而且老年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

[3,4]。2013年一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

率为5.6%[5],结合多项调查表明AD约占痴呆的60%[3,6],因此估计

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AD患病率约在3%到4%之间。据预测,2020

年我国AD患者约有900万,2050年将达到2100万[7]。2009年国内

调查显示在三甲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AD患者仅有约30%接受抗痴

呆治疗[8]。2017年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群的特异性死亡率为

0.35‰,全国平均减寿年数为374年/10万人[9]。近年来民众对于AD

的知晓率有所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AD及其他类型痴呆有所忽

视,并且对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持消极态度[10]。因此宣传普及AD的预

防和治疗等知识非常必要。

(二)卫生经济学

由于AD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他们需要长期全天候家庭照

顾(护)和社会保健服务,因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

照护负担。在经济负担方面,2015年在全国进行的AD患者经济负担

调查表明,我国AD患者年人均年花费高达2万美元,其中直接医疗负

担(包括药物以及诊疗费用等)占约32.5%,间接费用(主要是照护

费用)占约51.9%[11]。据此估计全国AD患者的年经济支出约1670

亿美元,约占当年GDP的1.47%,预计到2030年约5000亿美元,而

到2050年将达到1.89万亿美元[11]。

在照护负担方面,2009年对国内三甲医院就诊痴呆患者的调查显

示绝大多数痴呆患者均由家人照护,但仍有约8.3%的痴呆患者独自生

活[8]。国内另一项调查显示照护者中约57%为全天陪同,将近2/3的

照护者表示感到轻度及以上的负担,并且对疾病的了解有限[12]。AD

患者的增多以及照护负担的不断加重,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和社会

服务机构的照护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需加大相关方

面的投入和支持,以期预防AD的发生,减轻AD给我国社会和经济可

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13]。

【推荐】应加强普及宣传AD的相关公共卫生知识(A级推荐)。

二、AD的主要可控危险因素

过去20多年来,国内外数百项药物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目前

尚未开发出任何一种能改变AD病程的临床药物。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

A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的危险性是由遗传和终生环境因

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因此针对AD发病的可控危险因素的临床

研究已成为目前预防痴呆的研究热点。我们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和临

床研究相关文献,列出以下与AD发病相关的可控危险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