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与CAD(含习题集)》 课件 单元五 零件图.pptx
《工程制图与CAD》
05
零件图;;熟悉零件图的内容;
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和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掌握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熟悉零件的测绘方法、草图的绘制,以及工作图的绘;★轴类;一、零件图的作用:;一;;完全;选主视图;1.选其它视图;2应遵循形状特征原则为主,同时考虑尽可能
符合工作位置原则和加工位置原则。;轴套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1)零件举例;(3)视图表达特点;(4)尺寸标注特点;2.盘类零件;(3)视图表达特点;端盖视图表达方案;此类零件的尺寸一般为两大类:轴向和径向尺寸,径向尺寸的主要基准是回转轴线,轴向尺寸的主要基准是重要的端面。
定形和定位尺寸都较明显,尤其是在圆周上分布的小孔的定位圆直径是这类零件的典型定位尺寸,多个小孔一般采用如“3—?5均布”形式标注,均布即等分圆周,角度定位尺寸就不必标注了。
内外结构形状尺寸应分开标注。;(4)尺寸分析;(1)零件举例——各种拨叉、支架等;(3)视图表达特点;⑴零件分析;⑵选择主视图;B;一;1.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尺寸标注必须合理;;;;;2×?6;;图中的R不标注具体尺
寸,它的尺寸由宽度12h9
和长度来确定。;45°倒角;;圆锥销孔所标
注的尺寸是所配合
的圆锥销的公称直
径,而不一定是图
样中所画的小径或
大径。;一;⒈铸造圆角;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⑵两等直径圆柱相交;⑷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⒉拔模斜度;⒈倒角;⒉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一;在机械图样上,为保证零件装配后的使用要求,除了对零件各部分结构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给出公差要求,还要根据功能需要对零件的表面质量———表面结构给出要求。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表面纹理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表面结构的各项要求在图样上的表示法在GB/T131-2006中均有具体规定。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表示法。;;;;零件合格的条件: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配合制:同一极限制的孔和轴组成配合的一种制度称为配合制。
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基孔制配合和基轴制配合。;基轴制配合: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间隙、过渡或过盈)的一种制度。;形状误差与位置误差简称形位误差。
形位误差的允许变动量称为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分类;;;一;;例如画端盖的零件图;⒊布置视图;;⒌加深;一;从右图可知:零件名称为泵体。材料是铸铁。绘图比例1:1。;找出主视图,分析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所采用的表达方法。;☆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从三个视图看,泵体由三部分组成:;长度方向是安装板的端面。;从进出油口及顶面尺寸M14×1.5-7H和M33×1.5-7H
可知,它们都属于细牙普通螺纹,同时这几处端面粗糙度Ra值为6.3,要求较高,以便对外连接紧密,防止漏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