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农地保护策略探究.pdf

发布:2016-03-19约1.96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anghai Land Resources 上海国土资源 doi:10.3969/j.issn.2095-1329.2014.01.003 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 农地保护策略探究 王 征 (济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山东济南 250099 ) · 摘 要:目前我国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开发用地失控的原因,从体制方面讲,乃是由于规制手段不够健全、管 理体制不够顺畅、城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等问题所致;从微观经济层面而言,还在于农民缺乏保护 农地的经济诱因、农地转向开发用地收益更高、相关利益集团的势力影响等因素在起作用,故而农地流转成开发 用地不可避免。所以应当借鉴海外土地发展权制度,在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内落实土地发展权的补偿机制,对 开发用地实行有效的管制。具体来说,应当从法律上明确土地发展权的地位,将农地保护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有机协调起来,推行土地使用管制,建立完善土地发展权交易机制,同时有效控制农地流转为开发用地的隐性交 易行为。 关键词:土地经济;农地保护;土地发展权;农地流转;开发用地;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29(2014)01-0009-05 随着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 益,但是却永久地改变了遗产地地形地貌的原状,破坏 传统农耕的原生态经济遭到破坏,遗产地土地批租转让 了遗产地的生态环境质量。青城山保护区内豪华的楼堂 成开发用地急剧扩张,严重威胁着遗产资源的价值及其 别墅多达4000亩,使长期栖息生存数千年、早已成为青 周边环境。不合理的无序的土地流转使遗产地的农业用 城山山魂的仙鹤由于生存环境的突变而一去不复返[1] 。 地剧减,开荒破土,破坏植被,大兴现代旅游设施,过 在对遗产地的环境整治和土地开发的过程中,既要 量的生活垃圾的排放造成空气、土壤、水质的污染,严 考虑到遗产地边缘区域的旅游服务设施、村镇人口、经 重破坏了遗产地的环境风貌,还影响到遗产地生物的生 济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需要,又要考虑到 存环境,并使那些能够反映文化遗产价值的信息受到干 对受限制土地发展而遭受损失的原住地居民进行补偿, 扰甚至破坏,最终使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丧失,从而导 这对于处于城市化和区域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文化 致文化遗产地走向退化消失的边缘。 遗迹所在地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合理确定遗产地生 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环境治理中一个突出的问 态建设布局,须借鉴海外先进的农地保护理念,结合保 题就是对遗产地环境敏感控制地带 (包括核心区、保护 护区资源的实际及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遗产地保护理 区、缓冲区和边缘区)的空间进行土地使用的管制。遗 念和保护政策的制度创新。 产地过度的商业、旅游开发,不仅会破坏周边地区的自 然生态环境,还会对遗产的保护造成严重威胁。一些触 1 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开发用地控制失 目惊心的开发项目,如庐山脚下的房地产开发、泰山缆 效的原因 车的破坏性建设、黄山核心区炸山修建宾馆、布达拉宫 1.1 农民缺乏保护农地的经济诱因 周边的现代化建筑……虽然暂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 我国历史文化遗迹所在地区大多处于传统农业耕 作区,土地适宜性较广,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但是,遗 收稿日期:2013-12-18 产地应严格控制开发用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