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方案稿.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狮子岭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本项目隧道起止桩号为K1+465~K2+680,长1215米。K1+465~K1+480段、K2+665~K2+680为明洞段,进口明洞段现已经施工完毕,将进入洞身部分的开挖。
一)、整个隧道的围岩级别如下:
该隧道洞身围岩主要为强~微风化凝灰岩、闪长岩,地下水以裂隙水为主,水量贫乏。隧道还与4条断层破碎带相交,围岩分级详细情况如下:
(1)K1+465~K1+500段
该段隧洞长35m,洞顶以上基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围岩级别Ⅴ级。
(2)K1+500~K1+555段
该段隧洞长55m,洞顶以上围岩以中~微风化为主,完整性、稳定性相对较差,围岩级别Ⅳ级。
(3)K1+555~K1+585段
该段隧洞长30m,洞顶以上围岩以微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好,围岩级别Ⅲ级。
(4)K1+585~K1+610段
该段隧洞长25m,受断层F1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围岩级别Ⅴ级。
(5)K1+610~ZK1+758段
该段隧洞长148m,洞顶以上围岩以微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好,围岩级别Ⅲ级。
(6)K1+758~K1+774段
该段隧洞长16m,受断层F2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围岩级别Ⅴ级。
(7)K1+774~K2+090段
该段隧洞长316m,洞顶以上围岩以微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好,围岩级别Ⅲ级。
(8)K2+090~K2+154段
该段隧洞长64m,受断层F3、F4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差,围岩级别Ⅳ级。
(9)K2+154~K2+458段
该段隧洞长280m,洞顶以上围岩以微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好,围岩级别Ⅲ级。
(10)K2+434~K2+458段
该段隧洞长24m,受断层F6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差,围岩级别Ⅳ级。
(11)K2+458~K2+488段
该段隧洞长30m,受断层F6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围岩级别Ⅴ级。
(12)K2+488~K2+508段
该段隧洞长24m,受断层F6影响,隧道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差,围岩级别Ⅳ级。
(13)K2+508~K2+574段
该段隧洞长66m,洞顶以上围岩以微风化为主,厚度较大,围岩完整性、稳定性较好,围岩级别Ⅲ级。
(14)K2+574~K2+594段
该段隧洞长20m,洞顶以上围岩以中~微风化为主,完整性、稳定性相对较差,围岩级别Ⅳ级。
(15)K2+594~K2+680段
该段隧洞长86m,洞顶以上基岩完整性、稳定性差,围岩级别Ⅴ级。
二)、洞身开挖
Ⅴ级围岩衬砌地段
Ⅴ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开挖前先施作超前注浆小导管,上部台阶采用人工环形开挖、留核心土,初期支护紧跟;下台阶采用拉中槽间隔跳槽挖马口,接初期支护再扩挖、初期支护,及时形成封闭环。其开挖示意图见下页。
一、开挖
1.上部导坑
采用7655风钻钻眼,开挖轮廓线往内约2.0米范围土体,以施工人员方便操作为宜,预留核心土,做为操作平台。一次开挖进尺0.75m,便于工字钢拱架的安装施工。开挖后初喷砼,然后人工翻斗车推运,翻碴至下导坑。及时施工初期支护。最后开挖核心土后,进入下一循环施工。
2.下台阶采用拉中槽,马口开挖,微振爆破,先支护再扩挖、支护,及时形成封闭环。下台阶采用人工7655风钻爆破开挖,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弃于碴场,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
二、上部开挖循环作业时间表
上部开挖循环作业时间表
序号 工作项目 需用时间(min) 1 超前小钢管 360 2 测量放线布眼 45 3 环形人工7655风钻钻眼 90 4 装药爆破 30 5 通风排烟、找顶 45 6 初喷砼 90 7 出碴 120 8 锚杆、钢筋网、立钢拱架 180 9 复喷砼 240 10 核心土开挖 240 11 出碴 120 合 计 1630
Ⅳ级围岩衬砌地段
Ⅳ级围岩衬砌一般地段采用正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施工,采用液压钻孔台车钻爆,初期支护紧跟。上台阶开挖高度定在圆心平面以上,高度为6.3米,利于机械施工。开挖前先施作超前注浆锚杆,再开挖上部,立即施作初期支护,然后开挖下部和施作下部初期支护,最后形成封闭环。其开挖示意见下图。
一、开挖
开挖采用正台阶法,光面爆破,钻孔采用双臂液压钻孔台车,布眼采用TAPS激光自动定位系统,装载机配合自卸车进行装运作业,底部采用挖掘机辅以人工清检。施工中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和及时封闭”的施工原则。
1.上部开挖
掏槽采用大空眼直眼掏槽的方式进行爆破作业,台阶高度5.5~6.5m,循环进尺1.8~2.3m。台阶上部开挖超前下部30~40m。
2.下部开挖
台阶下部采用左右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