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拥抱牛股》实战技术培训之五徐老师0604.ppt.ppt

发布:2017-01-09约2.5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级组合形式(案例1:对称三顶) 案例2:创新高系统位于并列三顶的一个底并支撑回升箱顶 高级组合形式(案例2:第二顶创新高系统) 高级组合形式(案例3:形态叠形态消化非对称三顶) 案例4:基础价模型构筑复杂的上升中继(期指) 仓位 趋势与量一致:重仓; 趋势与量背离:轻仓; 大、小环境多空一致:重仓; 大、小环境多空背离:轻仓; “三位” 点位:选择价模型末期; 方位:多头量能+多头趋势; 仓位:中、短环境多空一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谢谢大家! * 三位—每次交易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方位:多或空; 点位:变盘前的启动点; 仓位:风险/收益的权衡。 理想的交易 1、强势整理的末期介入临主升; 2、主升后的中线波段顶调仓; 3、波段整理末期回补; 达到上述交易目标,需要解决几个问题:如何判断上升中继、如何判断强势整理、如何判断整理末期、如何界定中线波段顶以调仓、如何界定波段整理结束等,这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量价规律。 价模型 ——价格波动的基础结构,解决变盘前要经历的基础过程。 1、创新高上下假突; 2、高重心小双底; 3、低重心小双底; 4、并列双底。 学习过程可能枯燥,但投入就会有收获。 创新高上下假突 形态 创新高 上假突 中洗 突破 下假突 创新高价模型的内部结构 1、形态:标准中级整理形态头肩形、双底、箱形、旗形、下降锲形; 2、创新高:突破“形态”后的一段上升过程; 3、中洗:创新高后的洗盘过程; 4、上下假突:围绕均线向上突破均线、向下突破均线; 5、突破收敛均线系统:逐渐敛合(最上、下均线价差小于7或10%)的均线束被突破。 “创新高价模型”向上变盘条件: 创新高为有力度之突破,(一次性上升达到量度升幅优选); 创新高底顶升幅70%(30-40%概率0.5)(20%浮动赢利守仓难,主力没有足够的出货空间(40-50%)); 新高头部:左头在新高之上有力度上攻,颈线高于形态顶(或略有交叉)、0.75-1.25量度升幅范围内,形态顶之上停留周期40-70交易日; 阶段性新高须触及上方阻力位颈线; 中洗大部分时间在“形态”之上,加速下跌时进入形态,但不回到形态底部; 上下假突重心高于形态、上下假突时间级别大于等于形态; 均线束中有2根中期均线水平; 120MA与250MA(或60与120MA)交点右侧突破。 “创新高价模型”向上变盘基础条件: 1、形态规则; 2、创新高标准量度; 3、上下假突重心高于形态、周期大于形态; 4、突破收敛均线系统。 创新高上下假突(案例1-国内A股) 创新高上下假突(案例2-国际黄金) 创新高上下假突(案例3-期指) 创新高上下假突(案例4-期指秒线) 今天中午“下假突”变盘(案例5-期指1分钟) 高重心小双底:底部大阳上方高重心整理数日,颈线破位后反向上突破 高重心小双底(案例1) 案例1:低级别结构 高重心小双底(案例2-周线) 低重心小双底 中轴 右底 左底 第2顶、右顶 低重心小双底(案例1-右顶变盘) 低重心小双底(案例2-右顶变盘) 右顶叠形态宽幅通道回升(案例3-右顶变盘) 并列双底(顶)(价模型4) B1 20、30MA 60、30MA 定义 并列高重心小双底简称并列双底:为两个水平并列排列或上下叠形态排列的高重心小双底。 并列双底模型除自身是一个基础模型外,它还镶嵌于创新高模型、高重心双底三底结构模型之中,因此是最基础的模型;在筑底或上升中继研判上,可依据内部创新高价模型; 该模型是牛市初期常见的底部初始形态; 分类 浅右底、深右底、浅左底3种形态:浅右底的右肩与左肩水平,深右底的右肩假破位、浅左底的头肩底头部(即左底)略高于左肩; 爆发力度:浅左底>浅右底>深右底。 浅右底 浅左底 左底 右底 深右底 并列双底案例(上升中继) 案例2(并列双顶的变形) 价模型的应用 价模型存在的原因:大资金布局与诱多诱空; 变盘临界点:在价模型结构完成的末期才考虑介入; 对变盘方向的初步判断; 基础价模型构成高级组合形式: 基础价模型的高级组合 体现在: 不同级别之间相互渗透:并列3顶构成高级别高重心小双底; 同级别之间相互组合 (1)高重心小双底组合成并列双底; (2)创新高系统位于并列双底的一个底并支撑回升箱顶,等。 案例:并列3顶的高级别结构是高重心小双底 常见的高级组合形式 1、对称三顶(中图) 2、第二顶创新高系统(左下图); 3、形态叠形态消化高位非对称三顶(右下图); 主体区对称三顶、主体区+突破区对称三顶(独一味2009.9-2011.2、江钻股份2011.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