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pptx
美丽乡村建设
浙江大学沈伟桥
1
•一、创立“美丽乡村”的意义。一〕创立“美丽
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开展”,确定了建
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
2
•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
容,开展“美丽乡村”创立活动,重点推进生态
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
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
行动。二〕创立“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
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开展的需要。
3
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开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
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
过度消耗根底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开展
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
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的建
设,有利于推进农业开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
源环境保护,
4
•能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的农业开展道路,是开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
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必然趋势。
三〕创立“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
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
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广阔农村地区根
底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5
•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
建设,创立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
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开展战略的实际步骤。党的
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
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
生态文明理念,
6
明确提出了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
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
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开展理念和开展实践上的
重大创新。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
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
新期待,符合当前的世情、国情。贫穷落后中的
山清水秀不是美丽中国,
7
•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同样不是美丽中国。只有实
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和谐开展、
持续开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然而,要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
不可或缺的重要局部。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
8
•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农
村地域和农村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局部,因此,
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
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根底
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
的生态环境,大力加大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9
•统筹做好城乡协调开展、同步开展,切实提高广
阔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唯此,才能
早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二、美丽乡村建
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各地建设与开展不均
匀;二〕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三〕根底设施落
后,建设资金投入缺乏;四〕考核机制不健全,
工作存在偏差。;五〕其他问题。
10
•三、对策与实践。一〕推进“生态人居”工程。
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旧村。
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撤除,对空城村和居住分
布星散的人群要发动搬迁,尽量撤并自然村,安
排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
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
造危旧房。结合扶贫工作,加强农建房规划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