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解析指南.pdf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及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时开始日勺标志:以美国1945年生产、1946年2月交付使用於JENIAC计算
机为标志。
3.电子计算机分类:以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大型机、超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4.计算机系统的构成;一般所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5.计算机硬件系统口勺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
控制器构成中央处理器CPU。
6.CPU的作用:获得、解释和执行指令。
7.CPU的指标:字长指(CPU中数据总线的宽度,即一次可并行传递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速度指(CPU中振荡器的主振频率,即主频。)指令处理能力即(每秒处理百万条指令数,以MIPS表
达)。
8.总线的J分类:总线可以分为传播数据的数据总线、传播控制信息的控制总线和连接各个
芯片地址的地址总线。
9.内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可以分为只读存储器加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又可以分为
ROM、PROM、EPROM、E2PROM等。注:ROMORReadOnlyMemory
1.随机存储器:指计算机运行期间,可以随时向其写入数据、也可以随时从其中读出数据
的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中,内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
11.高速缓冲存储器:为处理CPU与主存储器间速度差而在内存储器和CPU之间增长的一
种存取速度远高于一般内存的特殊存储器。
12.运算器的功能:运行器是计算机中完毕数学运行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13.常见的数据总线为ISA、EISA、VESA、PCI等。
14.中断:指当出现需要时,CPU临时停止目前途序的执行转而执行处理新状况的程序和
执行过程。即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系统出现了一种必须由CPU立即处理的状况,此时,CPU临时中
断程序的执行转而处理这个新的状况H勺过程就叫做中断。
15.中断I内处理过程为:关中断在(此中断处理完毕前,不处理其他中断)、保护现场、执行
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开中断。
16.堆栈:是一种后进先出H勺数据构造,计算机系统处理中断时,使用这个数据构造保护
现场。
17.中断的类型:按引起中断的原因划分:输入、输出中断;计算机故障中断;实时时钟中断;
软件中断;数据通道中断。按中断处理类型划分:不可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
18.中断优先级:指多种中断源根据其重要性不一样所划分U勺优先级别,高级别的中断源
提出的中断祈求可以使低级别的中断服务程序中断,转而执行出级别的中断服务。
19.媒体:指信息的载体,即计算机输入输出所采用U勺信息形式。
20.多媒体技术:指对多媒体信息日勺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有机总和。它包括软件技
术和件技术两大类。
21.超文本技术:是指把文本和菜单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22.超媒体技术:指将超文本技术应用于多媒体。
23.多媒体日勺关键技术包括:压缩/解压缩技术、专用件芯片技术和多媒体软件技术。
24.计算机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应用软件构成的。
25.操作系统包括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献管理、作业管理等功能。
26.计算机信息处埋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自动化三个阶段
27.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转换、信息更新、信息维护、
信息输出、信息传播、信息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