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标准在英语学科中的落实.ppt

发布:2025-04-09约1.51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连教育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刘敬雯2013年8月新课程标准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落实主要内容课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落脚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明确了英语课程开设的意义明确了英语课程的性质,提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规范了语言表述,提升了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操作中的弹性空间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推动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课程目标: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课程开设的意义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课程对国家发展的价值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工具性人文性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学科文化知识奠定基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标准(实验稿)》《标准(2011年版)》(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课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落脚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途径理论理念思想基于学生、关于学生、为了学生情感动机自信单击此处添加正文。目标和评价控制单击此处添加正文。策略方式方法单击此处添加正文。资源载体运用开发单击此处添加正文。课内和课外配合单击此处添加正文。途径【问题反思】从理念看,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初一阶段是否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朗读的标准涉及单词的重读、句子的重读、意群、语调等是否标准)初一阶段的学生是否开始初步使用工具书?(如明白单词的排列顺序,字典中单词的含义和用法等)初一阶段必须为初二阶段打下哪些有关读的技能提高的基础?初二阶段读的技能培养重点是什么?初三阶段读的技能培养重点是什么?从教学途径看,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问题反思】在学习语法begoingto结构是如何教学活动体现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从学习途径看,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题反思】《标准(2011年版)》五级认知策略要求中提到的“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从资源载体看,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问题反思】你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尝试?请举例说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