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ppt
诠释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三)诠释学由诠释学来看为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课程应考虑历史意义对人的影响由诠释学观点来看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关照差异性与共同的理解由诠释学观点来看如何运作校本课程开发:兼重“文本理解”与“语言”的理解批判的关键在于主体的自我反省互动是产生价值的先决条件批判的目的在于建设(批判的积极性意义)建构理想的言谈情境哈伯玛斯的“批判”概念(四)批判理论实践的趣向(practicalinterest)解放的趣向(emancipatoryinterest)技术的趣向(technicalinterest)批判理论对认知趣向的看法(四)批判理论(四)批判理论批判理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1.由批判理论来看为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将反省、解构课程的宰制力量2.由批判理论来看校本课程发展的本质:校本课程开发以互动作为价值的先决条件,完成实践的趣向3.由批判理论来看如何运作校本课程开发:(1)公开、参与的进行方式(2)建构、沟通的理想情境教育学基础02课程的分类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03课程发展的意义01课程的意义(一)课程发展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目标020405课程选择课程发展的内涵:课程评价030601(一)课程发展(一)课程发展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发展中的意义:从课程发展观点来看为何校本课程开发需存在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使课程更有机会实践课程的经验,是适应社会变迁与改造社会的观点从课程发展观点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校本课程开发应兼重外显课程与潜在课程校本课程的目标应有长期、中期、短期目标且并重总体课程目标、行为目标、开展性目标与表意目标STEP5STEP4STEP3STEP2STEP1订定校本课程目标应考虑代表性、清晰性、辩讲性、一致性、可行性课程选择时应考虑是否合乎社会需求、实用性、学生兴趣、正确性、难度适中、弹性、资源与时间等标准课程组织应把握顺序性、继续行、统整性课程实施应并重忠实观与相互调试观课程评价应并重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功能(一)课程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发展的意义历程性方式多元性自主性内容多样性持续性时代性12(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启示: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为何需要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成长有助于校本课程开发,而校本课程开发也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校本课程开发即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及产品从教师专业成长来看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专业发展为校本课程开发历程的阶段之一(二)教师的专业发展功能取向学生取向问题解决取向方案取向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功能取向:Skilbeck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情境分析目标拟定方案建构解释和实施追踪、回馈、评估、重构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Skilbeck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各阶段的内涵:一、情境分析回顾情境的变化分析构成情境的因素A.外部的1.文化、社会改变及期望2.教育系统的必要条件及挑战3.学科教材本质的改变4.教师支持系统的贡献5.流入学校的资源B.内部的1.学生2.教师3.学校风气及行政解构4.物质资源5.察知与感觉现有课程的问题及缺点二、目标拟定目标陈述包含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包括学习结果积累的陈述。三、方案建构1.设计教学活动2.手段与教材3.设计适当的教学情境4.人员的调度及角色的定位5.时间表及必要的工作四、解释和实施实施课程改革的难题在于现有的教学环境中,存在着新旧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抵抗与混淆等。五、追踪、回馈、评估、重构1.设计观察及沟通系统2.准备评估时程表3.持续性评估的问题4.重构/确定过程中的持续性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学生取向1.分析学生2.分析资源与限制3.订定一般目标4.订定具体目标与课程内容5.确定方法与工具(包括媒介物)6.决定学生的评估方式7.实践、设备、人力资源的配置8.实施、评价及修正OECD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问题解决取向教育现场1.感知问题2.分析感知问题5.开始实施3.确定目标4.采用、修正现行课程或自行发展课程一般课程材料课程政策的限制7.若方案确可解决问题则可稳定的实施6.评价找到可行途径寻求解决途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