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课件物质的检验分离除杂与提纯.pptx
物质的检验、分离、除杂与提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酚酞试液和组内溶液无法鉴别的是()
A.NaCl、Ba(OH)2、H2SO4
B.NaOH、H2SO4、NaCl
C.HCl、Na2CO3、NaOH
D.NaOH、NaCl、NaNO3;2.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3.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4.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错误的是()
A.利用CO2气体能区分NaOH溶液和Ca(OH)2溶液
B.只用蒸馏水不能鉴别固体烧碱和熟石灰两种物质
C.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的白膜可以用稀盐酸除去
D.利用锌粒可以除去硫酸锌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杂质;5.下列有关物质除杂、鉴别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并过滤
B.用酚酞试液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C.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锌粉,可加入过量的硫酸锌溶液并过滤
D.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KCl溶液、NaOH溶液、K2SO4溶液、CuSO4溶液;6.进行气体收集、气体除杂或检验实验时,都可以使用如图所示的多功能装置(瓶内的物质根据实验而变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
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a口进气
C.除去氧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时,由b口进气
D.检验氢气中是否含有氯化氢气体时,由a口进气;7.下列除杂实验操作正确的是();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0.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0分)
11.(9分)思维模型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小科建构了“物质除杂”的思维模型(如图所示)。;1;12.(9分)某工厂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的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含铜废料中,除铜外其余物质不与氧气或稀硫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写出“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酸浸”步骤需要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固体物质Y中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13.(12分)在除杂质的操作中,??了将杂质完全除去,通常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为了除去粗盐样品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和MgCl2,某校科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提纯NaCl的流程如图所示。;1;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4分)
14.(12分)小乐将20mL稀盐酸倒入20mL氢氧化钡溶液中充分反应。为探究其反应进程,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
【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实验设计】;(2)对方案乙的实验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猜想②正确,则方案丙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
C.铁锈 D.硫酸钠溶液;15.(12分)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观察发现,样品表面有白色粉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样品的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CO2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几乎不溶解。
【提出问题1】如何测定该部分变质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探究1】小科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铁架台及夹持装置略),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1;1;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16分)
16.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含有少量NaCl),研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取12克食用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进行实验。按定量测定实验的正确步骤,进行规范操作,并用电子天平对某一装置进行连续称重,直至该装置质量不再改变时停止实验,此时该装置质量增加了4.4克。(假设每步吸收都完全,装置A、C、D、E中试剂均过量);(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某装置质量不再改变时,作为停止实验的依据,则该装置应该是_____(填字母)。
(3)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答案】解:设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