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火过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答案)剖析.docx
冬季防火过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竞赛考试练习题(答案)剖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物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A.汽油
B.酒精
C.食盐
D.鞭炮
答案:C。解析:汽油和酒精是易燃液体,鞭炮是易燃易爆的危险物品,而食盐化学性质稳定,不属于易燃易爆物品。
2.冬季使用电暖器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电暖器与窗帘保持一定距离
B.直接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
C.人离开时不关闭电暖器
D.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插在一个插座上使用电暖器
答案:A。解析:电暖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窗帘属于易燃物,保持一定距离可防止火灾;直接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易引发火灾;人离开时不关闭电暖器存在安全隐患;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插在一个插座上使用,易导致插座过载引发火灾。
3.发生火灾时,以下哪种逃生方式是错误的()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坐电梯逃生
C.弯腰低姿前行
D.从安全出口逃生
答案:B。解析:发生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停止运行,或者产生烟囱效应,导致被困其中,所以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过滤烟雾,弯腰低姿前行能减少烟雾吸入,从安全出口逃生是正确的逃生途径。
4.以下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器火灾?()
A.泡沫灭火器
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清水灭火器
答案:B。解析:泡沫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和清水灭火器中都含有水分,水会导电,用于扑救电器火灾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痕迹,适宜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5.冬季家庭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防止煤气中毒,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在煤炉上放一盆水
B.门窗紧闭
C.安装烟囱并保持通风良好
D.睡觉前熄灭煤炉但不打开窗户
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门窗紧闭会使室内空气不流通,一氧化碳积聚易导致中毒;安装烟囱并保持通风良好可将一氧化碳排出室外;睡觉前熄灭煤炉但不打开窗户,室内仍可能残留一氧化碳,有中毒风险。
6.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进行一次演练。
A.月
B.季度
C.半年
D.一年
答案:C。解析:根据相关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以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7.我国消防宣传日是()
A.11月9日
B.1月19日
C.9月11日
D.10月19日
答案:A。解析: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8.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
B.人员多的方向
C.安全出口的方向
D.着火方向
答案:C。解析:发生火灾时,应朝着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这样才能尽快脱离危险区域。着火相反的方向不一定是安全的;人员多的方向可能会造成拥挤踩踏;朝着着火方向逃生会更加危险。
9.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火源
D.二氧化碳
答案:D。解析:燃烧的三要素是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可燃物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助燃物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如氧气;火源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不是燃烧的要素。
10.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指在()区域时,表示压力正常。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黑色
答案:B。解析: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指向绿色区域表示压力正常,可正常使用;指向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足,需要及时充气或更换;指向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大,有爆炸危险,也需要进行检查处理。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火灾发生时,身上着火可就地_________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答案:打滚。解析:身上着火时就地打滚可以隔绝空气,使火焰因缺氧而熄灭;用厚重衣物覆盖也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2.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责令改正,处_________罚款。
答案: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3.干粉灭火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