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答案:A。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强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预防为主”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综合治理”则是运用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
2.以下哪种不属于特种作业()。
A.电工作业
B.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C.木工作业
答案:C。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电工作业和金属焊接切割作业都具有较高危险性,属于特种作业,而木工作业相对危险性较低,不属于特种作业范畴。
3.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禁止
B.警告
C.指令
答案:A。安全色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如禁止标志、消防设备等;黄色表示警告、注意;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4.灭火器的压力表指针指在()区域时,表示压力正常,可以使用。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答案:B。灭火器压力表一般有三个区域,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足,不能正常使用;绿色区域表示压力正常,可以正常使用;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大,有超压危险,但还能使用,不过需要及时维修。
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
A.安全交底
B.气体检测
C.以上都是
答案:C。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中毒、窒息等。进行安全交底可以让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环境、风险和注意事项;进行气体检测能确定受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以两者都很必要。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后再决定
答案:B。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7.下列哪种行为是不安全行为()。
A.按操作规程操作
B.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
C.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答案:B。按操作规程操作和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都是保障安全的正确行为,而不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违反了安全规定,属于不安全行为,容易导致头部受伤。
8.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答案:B。安全标志根据其功能和含义分为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警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和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四类。
9.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
A.用水灭火
B.切断电源
C.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B。电气设备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扩大。因为水和泡沫灭火器中的水分都具有导电性,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可能会导致触电危险,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不导电的灭火器材灭火。
10.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答案:B。安全带“高挂低用”是指将安全带的挂钩挂在高处,人在低处作业。这样在发生坠落时,人体的坠落距离相对较短,冲击力较小,能有效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如果低挂高用,坠落时冲击力会增大,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的消防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答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中,要把火灾预防放在首位,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防消结合”则是要把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有机结合起来,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做好灭火准备,一旦发生火灾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扑救。
2.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答案: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安全生产,对操作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等做出的规定。从业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保障自身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3.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为(42V、36V、24V、12V、6V)。
答案:在不同的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规定了不同等级的安全电压。42V适用于有触电危险场所的手持式电动工具;36V和24V可在一般场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