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改扩建项目可研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学校改扩建项目
1.1.2 项目承办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工贸学校
项 目 法 人 :
1.1.3 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市教育局
1.1.4项目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市
1.1.5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省工程咨询公司
证 书 号:工咨甲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
5、《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豫发[1999]28号);
6、《***省“十一五”教育发展计划》;
7、《***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8、《劳动部关于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标准(修订)的通知》(劳部发[1997]238号);
9、项目承建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项目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等。
1.2.2研究工作范围
该项目通过对******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就项目的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办学思想和方法、建设内容、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合理分析,为决策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提供可靠依据。
1.3项目建设必要性
***市位于***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全市城镇人口613062人,占42.62%;农村人口825417人,占57.38%。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同时,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富余劳动力逐年上升。促进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成了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1、本项目建设是推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3、本项目建设是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要。
4、本项目建设是提高办学条件,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工贸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4建设规模
根据***工贸学校现有情况和学校发展规划,依照省教委有关文件及标准,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11.1万平方米,可满足160个教学班(每班50人)8000人教学实训使用。建成后,可使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教学班200个。
1.5建设内容
4.1.3.1项目主要内容
实施重点专业建设,建立以“工学结合”为内涵的“2+1”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水平;实施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非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行业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
4.1.3.2项目主要目标
在已有“省级重点中专”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结合;硬件与软件配套,模式与特色鲜明;质量优良、效益显著、省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社会化服务的基地”,带动全市中职学校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6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项目总投资为400万元。
融资方案:学校通过申请中央专项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及学校自筹等方式解决。
1.7 项目结论
***工贸学校改扩建项目建设,将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增加招生规模、壮大该校实力、提高学校知名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用能力,为***市的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项目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良好,项目可行。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建设规模 学生人数 8000 新增 2 建筑面积 m2 110000 3 劳动定员 人 8800 3.1 教师人数及管理人员 人 800 3.2 学生 人 10000 建成后学校 4 动力 4.1 水 t 16.48×104 年均 4.2 电 kw.h 131.8×104 年均 5 总投资 万元 12000 6 资金筹措(总投资) 6.1 申请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