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云南省云南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8约9.59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云南省云南民族中学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当鼠年春节你宅在家里吃完一大包薯片,在未喝水的情况下,机体最可能出现的反应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当人在缺水状态下,会在下丘脑的相关区域产生渴觉

C.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D.下丘脑和垂体通过分级调节完成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

2.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采用过引入狐狸和黏液瘤病毒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a年之前欧洲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的原因是缺少天敌

B.狐狸防治兔子效果不好的原因是狐狸可能喜欢捕食袋鼠

C.粘液瘤病毒使欧洲兔致命,对袋鼠影响不大的原因是病毒的专性寄生

D.病毒诱导欧洲兔发生抗性变异使c年后其种群数量回升

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C.DNA分子的碱基对数等于所有基因的碱基对数之和

D.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4.下列关于中心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B.对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起着重要作用

C.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每个中心粒均由两个中心体组成

5.下列有关高等动物细胞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部分存储在ATP中

B.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会产生[H]

C.人在剧烈运动时可通过分解肌糖原释放部分能量

D.若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等于生成的CO2量,则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

6.当人体注射了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的疫苗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吞噬(巨噬)细胞处理和呈递抗原

B.产生针对该禽流感病毒蛋白的抗体

C.效应T细胞消灭被疫苗感染的细胞

D.形成能识别禽流感病毒的记忆细胞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探究环境因素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1)D1蛋白位于叶绿体的______上,参与水的分解,产物用于_____反应中CO2的还原。

(2)研究高温对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测定D1蛋白含量、D1蛋白基因表达量和D1蛋白分解基因表达量,结果如图。

组别及处理方法:CK:水、25℃;H:水、36℃;P:黄体酮、25℃;P+H:黄体酮、36℃

①据图甲、乙的CK组和H组分析: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_,推测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②据图丙、丁结果进一步推测高温引起H组D1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是:D1蛋白能可逆性转化成中转形式D1蛋白,进而避免被分解。依据是CK组D1蛋白合成量与分解量大致相同,而H组D1蛋白合成量___________分解量。

(3)进一步研究黄体酮对高温下小麦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机制,结果如图中P、P+H组所示。

①图甲表明黄体酮能_____________高温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②据图乙、丙、丁推测,黄体酮作用的分子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分)湿地是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宝贵资源,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防洪排涝、净化水质等功能。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由黄河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该湿地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从光滩区到核心区这几个区域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空间结构的___________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调查核心区或近水缓冲区的芦苇种群数量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描述芦苇种群数量变化时建立的数学模型应该是_________。

(3)现在黄河下游不管是开凌梭、黄河刀鱼,还是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