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治结核病知识培训课件.pptx

发布:2025-04-10约4.18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防治结核病知识培训课件12021/10/10/周日

CATALOGUE目录结核病概述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预防措施与策略部署治疗方案选择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患者管理与康复辅导工作部署患者家属及社会支持网络构建22021/10/10/周日

CHAPTER结核病概述0132021/10/10/周日

结核病定义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以肺结核最为常见。结核病分类根据感染部位不同,结核病可分为肺结核和肺外结核两大类。肺结核是指结核病变发生在肺、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等部位;肺外结核则指结核病变发生在肺以外的器官和部位,如淋巴结核、骨结核、肠结核等。结核病定义与分类42021/10/10/周日

结核病的发病原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容易在体内繁殖并引起发病。发病原因包括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居住拥挤、空气不流通、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因素均可增加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52021/10/10/周日

结核病具有传染性、慢性和进行性等特点。其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结核菌传播给周围人群。流行病学特点目前,全球结核病疫情仍较严重,我国也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增多,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现状流行病学特点与现状62021/10/10/周日

诊断标准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其中,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结核病的重要依据。鉴别诊断结核病需与其他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肺炎、肺癌、支气管扩张等。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72021/10/10/周日

CHAPTER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0282021/10/10/周日

长期低热、盗汗、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其他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如骨关节结核可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030201典型临床表现92021/10/10/周日

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血沉常增快。血常规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进行皮内注射,通过观察皮肤硬结直径来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痰中找到结核菌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痰结核菌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介绍102021/10/10/周日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可发现早期轻微的结核病变。CT检查能提供横断面的图像,减少重叠,易发现隐蔽的病变而减少微小病变的漏诊。MRI检查具有软组织高分辨率特点,主要用于观察结核病灶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112021/10/10/周日

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Ⅳ型变态反应原理的一种皮肤试验,用来检测机体有无感染过结核杆菌。原理常用皮内注射法,在前臂掌侧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72小时后观察反应结果,以局部硬结直径为依据判断阴性或阳性反应。硬结直径小于5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大于或等于20mm或局部出现水疱、坏死为强阳性反应。操作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及操作方法122021/10/10/周日

CHAPTER预防措施与策略部10/10/周日

123通过加强医疗机构对结核病的筛查和诊断,早期发现患者并及时隔离治疗,减少传染源。早期发现和隔离结核病患者对与结核病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群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对结核病患者所处的环境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结核菌的传播风险。加强环境消毒和通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142021/10/10/周日

03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提醒公众尽量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01接种卡介苗对新生儿和儿童接种卡介苗,提高人群对结核病的抵抗力。02加强营养和锻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提高人群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力152021/10/10/周日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结核病感染风险。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结核病防治意识和能力。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知度162021/10/10/周日

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定和完善结核病防治相关政策,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结核病防治经费投入,保障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多部门协作加强卫生、教育、民政等多部门的协作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