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献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说中还有其他表现曹操性格的经典章节吗? 第一回 宴桃园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操幼时……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因此,操得恣意放荡……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曹操替父复仇进攻徐州时,传令三军:“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杀戮”,于是,“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 ——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疯狂,滥杀无辜,显得残暴不仁?。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子远勿嗔,尚容实诉: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此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 粮已尽矣!”操愕然曰:“何以知之?” ——狡猾、多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奸诈狡猾、多疑残忍 多疑 狡诈 残忍 自私 识大义 勇敢果断 随机应变 ——性格的双面性 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曹操)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易中天《品三国》 历史上的曹操: 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精兵法,善诗歌。 有功,有过 , 曹操的功劳 (1)削平群雄,统一北方。 (2)为三国鼎立、三国归晋奠定了基础。 (3)对建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曹操的过错 (1)镇压起义,充当屠夫。 (2)欺君罔上,窃国谋逆。 (3)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4)虚假伪善,奸诈狡猾。 (5)骄奢淫逸,嫉贤妒能。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 曹操虽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1.正统说 2.反映人民愿望说 3.忠义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讴歌封建贤才说 深度探究——主旨探讨 罗贯中为什么要这样来写曹操呢? 全书所写人物有四百多人,成功的有十几人,性格最鲜明、特征最突出的是“三绝”。 一、“仁”的代表——刘备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 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二、“奸绝” ----曹操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 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 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 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三、“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 千里寻主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三 、关公 是按照社会理想塑造出来的典型,因此获得了社会各界层的喜爱和尊重,官方和民间都修关帝庙,各行各业的人都敬奉关公。关公是一个超时代、超阶级的艺术典型。如警察和小偷、土匪同时敬奉关公。 1、神勇。他的勇不象张飞、赵子龙,只是万人敌。他战胜敌人不是靠力量、武艺、技巧、战术,而是凭一种磅礴的气势,任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