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软件工程第一讲教案.pdf

发布:2025-04-09约2.71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案首页

周次日期课时序

课题软件工程概述

教学目的了解软件工程相关概念

要求

重点软件机、软件工程

难点软件机、软件工程、软件开辟模型

教学过程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2*459

设计第一节软件(30)

及第二节软件工程概念(30)

时间分配第三节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开辟模型(30)

教学场所使用

或者教学方教具

课后记

授课教师

1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

1.1牛

软件是一种产品,同时又是开辟和运行产品的载体。作为一种产品,表达了

由计算机硬件体现的计算潜能。不管它是驻留在设备中,还是在主机中,软件是

一个信息转换器,能够产生、管理、获取、修改、显示或者转换信息。这些信息

可以很简单,如一个bit,也可以很复杂,如多媒体信息。作为开辟运行产品

的载体,软件是计算机工作的基础、信息通信的基础,也是创建和控制其他程

序的基础。

信息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产品,软件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软件处理数据,

使得这些数据更为实用;软件管理商业信息增强了商业竞争力;它不仅提供了通

往全球信息网络的途径;而且也提供了以各种形式获取信息的手段。

1.1.1软件的产生与发展

1.程序设计阶段

在计算机发展早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

程序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硬件已经通用化,而软件的生产却是个体化的。这时,

由于程序规模小,几乎没有什么系统化的标准方法可遵循。对软件的开辟没有任

何管理方法,一旦任务超时或者成本提高,程序员才开始弥补。在通用的硬件已

经非常普遍的时候,软件却相反,对每一类应用均需自行再设计,应用范围很有

限。软件产品处在初级阶段,大多数软件都是由使用者自己开辟,例如书写软件,

使其运行,如果有问题,需要解决等等,因为是个人化的软件环境。设计往往仅

是人们头脑中的一种含糊想法,而根本就不存在文档。

2.程序系统阶段

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为程

序系统阶段。多程序设计、多用户系统引入了人机交互的新概念。交互技术打

开了计算机应用的新世界和硬件和软件配合的新层次,浮现了实时系统和第一代

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个阶段另一个特点就是软件产品的使用和软件作坊的浮现。

开辟出软件可以在较宽广的范围中应用。主机和微机上的程序能够有数百甚至上

千的用户。

在软件的使用中,当发现错误时需要纠正程序源代码;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

时需要修改;当硬件环境变化时需要适应,将这些活动统称为软件维护。在软件

维护上所花费的精力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资源。更为严重的是,许多程序的个人化

特性使得根本不能维护它们。于是“软件危机”浮现了。

3.软件工程阶段

2

计算机系统发展的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并跨越了近十年,

称为软件工程阶段。在这一阶段,以软件的产品叱、系列化、工程化、标准化为

特征的软件产业发展起来,打破了软件生产的个体化特征,有了软件工程化的设

计原则、方法、标准可以遵循。在分布式系统中,各台计算机同时地执行某些功

能,并与其他计算机通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