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操作流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原因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导管连接不紧,有裂隙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在旁看守 空气栓塞 第三十页,共44页。 空气栓塞 第三十一页,共44页。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第一页,共44页。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常用于脱水、酸碱代谢紊乱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量。常用于消耗性疾病,胃肠道吸收障碍及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病等病人。 3、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用于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 输 液 目 的 第二页,共44页。 常 用 溶 液 晶体溶液 葡萄糖溶液 等渗电解质溶液 碱性溶液 高渗溶液 胶体溶液 右旋糖酐 代血浆 浓缩白蛋白 水解蛋白 静脉高营养溶液 第三页,共44页。 常用输液法 周围静脉输液法 中心静脉输液法 头皮静脉输液法 第四页,共44页。 周围静脉输液法 第五页,共44页。 用 物 准 备 输液器1套 注射盘1套,另加加药用注射器及针头、无菌纱布、止血带、胶布、小垫枕、瓶套、开瓶器、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 液体及药物:按医嘱准备 输液卡、输液架 第六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七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八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九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十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十一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十二页,共44页。 实 施 步 骤 第十三页,共44页。 调 节 滴 速 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年老、弱、幼、心肺疾患---慢 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快 一般溶液---稍快 高渗盐水、含钾药、升压药等—慢 第十四页,共44页。 滴 速 计 算 法 15滴/毫升×每小时输入量 每分钟滴数= 60分钟 每分钟滴速×60分钟 每小时输入量= 15滴/毫升 第十五页,共44页。 输液泵的应用 电脑微量输液泵是一种电子输液控制装置,它可以将药液精确、均匀、持续地输入血管内,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临床上常用于需严格控制输入液量的患者,如危重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患儿的治疗和抢救,应用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麻醉药物等。 第十六页,共44页。 第十七页,共44页。 注 意 事 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同IV),抢救时用大静脉、双通道 妥善固定防脱出 临时配制排顺序 加强巡视,勤观察 第十八页,共44页。 排气管、输液管、肢体扭曲受压 针头滑出血管外 针头紧贴血管壁 针头阻塞 压力过低 静脉痉挛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低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过高 输液故障及处理 注射处肢体肿胀、疼痛 茂菲氏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滴液不畅或不滴 第十九页,共44页。 输液反应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 静脉炎 空气栓塞 发热反应 第二十页,共44页。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 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 可能途径:输液瓶或输液器清洁灭菌不完全或被污染、输入溶液或药物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 发热 第二十一页,共44页。 原因 临床表现 发冷、寒颤和发热 轻者 体温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恢复正常 重者 初起寒颤,继之高热达40~41℃,并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全身不适等。 发热 第二十二页,共44页。 原因 临床表现 防治方法 1.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药液、输液用具。 2.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3.对症处理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查找原因 发热 第二十三页,共44页。 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致使心脏负荷过重而引起心衰、肺水肿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原因 临床表现 突感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粉红色泡沫样痰,重者可由口鼻涌出,肺部遍布湿罗音,脉数且弱,心率快且节律不整。 循环负荷过重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