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上风电场机组覆冰评估技术规范.docx
备案号:XXXX-2024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
CSEE/TXX—XX
陆上风电场机组覆冰评估技术规范
(草案)
Technicalcodeofwindturbineicingevaluationforonshorewindfarm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XXX发布
PAGE
PAGE2
陆上风电场机组覆冰评估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风电场机组覆冰评估的总则、基础资料、覆冰环境分析、覆冰监测、覆冰评估方法以及覆冰影响等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110kV集中式陆上风电场,分散式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21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706电网冰区分布图绘制技术导则
DL/T5158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DL/T5509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勘测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覆冰icing
雨、雾或雪遇到温度等于或低于冰点的物体后,附着在物体上形成冰的现象。
3.2
覆冰环境icingenvironment
能够形成覆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
3.3
覆冰过程icingprocess
从物体上开始出现覆冰到覆冰完全消融的过程。
3.4
雨淞glaze
粒径较大的过冷却水滴,碰撞到温度0℃及以下的物体表面,形成玻璃状透明或无光泽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冰体透明坚固,密度大,黏附力强。
3.5
雾松softrime
粒径较小的过冷却水滴,随气流浮动,碰撞到温度0℃及以下的物体表面瞬间冻结成小冰粒。冰粒之间有气孔,具有自色外表和粒状结构,密度小,黏附力弱。
3.6
混合淞hardrime
不同粒径的过冷却水滴,随气流浮动,在碰撞物体瞬间,部分为雨淞,部分为雾淞。冰体呈半透明状,密度中等,有一定的黏附力。
3.7
叶片覆冰bladeicing
雨凇、雾凇、混合凇和湿雪冻结附着在风电机组叶片上形成覆冰层的现象。
3.8
受限功率limitedpower
受限功率是指排除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自身原因影响后,风电场可发而未发出的功率。
3.9
受限容量limitedcapacity
受限容量是指排除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自身原因影响后,风电场机组因覆冰导致停运的机组容量。
3.10
受限电量limitedEnergy
受限电量是指排除场内设备故障、缺陷或检修等自身原因影响后,风电场可发而未发出的电能量。
总则
为规范和指导陆上风电场覆冰评估工作,制定本规范。
开展风电场的机组覆冰评估工作,应充分收集本风电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相关资料,经计算分析后,对风电场机组覆冰环境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基础资料
风电场内有测风塔观测时,应收集风电场内已有测风塔的位置、海拔等基本情况以及风速、风向、气温、气压、湿度等观测资料。
应收集风电场区域内及外延5km范围内的1:50000及以上比例尺的地形图,并分析地形对覆冰的影响。
应收集电网部门对风电场所在区域的冰区划分及其分布图资料。
宜收集风电场周边已有的风电场、高山气象站、电视塔、微波站、道班的冰害事故记录、报告、图片和视频。
宜收集风电场周边已有的输电线路、通信线路的覆冰设计成果以及运行中的实测覆冰资料、冬春季除冰措施,冰害事故报告、记录、图片和视频等。
宜选取有代表性的风电机组,对风电机组的叶片覆冰情况进行监测,可对机舱、塔架覆冰情况进行观测,风电机组叶片观测记录表宜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每年度冰季结束后,应及时对年度全部度冰观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计算、分析等,并编写年度覆冰观测报表或报告。
风电场覆冰及其主要气象要素观测,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GB/T35221、《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DL/T5158等的有关规定。
覆冰环境分析
应开展风电场地理环境分析。包括风电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海拔、植被和水体的分布情况等。
应开展风电场气候环境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风电场区域所属气候类型和特点。
覆冰天气的冷暖气流的来源、移动路径、影响范围及程度、覆冰性质。
影响覆冰的气象条件分析,包括典型覆冰天气过程相应的气温、湿度、降水、日照时数、风速、过程持续时间、天气现象等。
覆冰监测
覆冰监测应根据海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线路覆冰程度、风电场装机等因素选择在线监测或人工检测的方法。
采用在线监测方式时,在线监测装置应能监测和识别覆冰气象条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