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和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程改革和发展
【摘 要】我国高校图书馆开设信息检索课程已经有30余年,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代信息环境下,更是给高校信息检索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作者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思当前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希望能够做出改变,适应发展。
【关键词】信息检索;MOOC;文献管理;法律意识;道德规范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信息检索课程开设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在网络普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对信息检索课程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应当认真思考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做出改变,积极实践创新。
一、根据不同阶段需求分层次教学
本科生阶段可以分为基础教学与高层次教学。基础教学适用于大一新生,可以与图书馆的新生入馆教育相结合,使新生了解该校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与服务。目的在于认识信息资源体系,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一)基础教学。笔者认为,在基础教学阶段使学生养成有问题主动借助专业数据库或网站的习惯是最重要的任务。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于互联网非常熟悉,并不缺少搜索的工具,而且大多数都已经习惯于借助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来检索,甚至认为文献检索等同于网络检索,认为专门的学习数据库检索是在浪费时间。长期的对于搜索引擎的依赖,已经使得许多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与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那么对于目前大学生检索观念中亟须纠正的是:这些工具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时候的确方便、快捷,即使是这样,在海量的检索结果面前仍然需要一定程度的分析、辨别能力;在查找专业领域的信息时,这些搜索引擎就应该为专业数据库或者专业网站让路,因为搜索引擎对于学术性、专业性、研究性较强的问题检索是无法替代专业数据库的。
(二)高层次教学。高层次的教学则需要根据不同专业背景,有的放矢地增减教学内容,强化检索的方法技巧和对信息的分析和鉴别,提高利用信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避免恶意下载和抄袭他人著作的行为发生。
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层次,有人认为:教师可以将对学生的要求分为3个层次:初级层次――掌握基本的检索技能和检索方法等知识。中级层次――掌握信息分析和应用。高级层次――掌握信息发现和知识创新,实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化。还有人认为:初级信息素质教育由图书馆基础应用知识和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构成;中级信息素质教育是指能在任何学科与日常生活中持久地进行识别、检索、评价信息的能力教育;高级信息素质教育是对不同学科信息资源进行纵深介绍。
二、积极利用新兴教学手段
目前MOOC形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只要注册账户都可以选课听课,有些还有考核的内容,最后颁发结业证书。检索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视频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当专业知识过于专深时,可以弥补检索课教师专业知识的不足。
三、重新调整检索课教学目标
武汉大学黄如花教授指出:“伴随泛在知识环境的实现,信息检索课的任务,已经不是讲授检索技巧,而是信息管理、信息分析以及知识发现和知识创新,这些才是用户最为困惑、最为关注的。”无论从教材的编排、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从教学的过程来看,教师都很重视如何获取文献信息,而忽视了对文献信息利用的指导。
笔者认为,检索到所需信息不是最终目的,能够充分利用检索结果产生新的有价值的内容才是检索课的终极目标。
在管理大量检索结果的时候,需要引进各种类型的管理软件,培养学生养成利用专业工具管理所需信息的习惯。让文献、信息、知识成为人的助手而非负担,使人从机械、重复的整理检索结果中跳出来,节省大量时间从事学习与研究,从而提高效率。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开始将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加入教学内容中,将教学重点逐步从检索改变为利用。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改变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检索课由图书馆的教师承担,并且一个教师同时可能会承担多个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在教授了一些基础性的检索知识后,如何能够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增减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充实教师知识体系。教师要增加学习各专业知识的时间,至少要对相关专业重点知识、发展动态有个了解;熟悉和掌握相关专业的数据库、专业门户网站;做到对该校该专业开展的专业课进程做到心里有数,能够解答学生关于本专业方面的基本检索问题。
(二)引入多种教学法。从传统的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要会什么的模式,转变成学生需要什么老师就要教什么的模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