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中考地理考点专项突破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pptx

发布:2022-05-09约2.57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 球;基础知识梳理;01;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 ①平均半径:6 371千米; ②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③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地轴、赤道和两极。 2.经线特点。 (1)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2)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由此向东、向西各分180°。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3.纬线特点。 (1)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2)0°纬线为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4.低、中、高纬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5.东、西半球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1)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赤道(0°纬线)为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6.特殊纬线:23.5°N——北回归线,23.5°S——南回归线;66.5°N——北极圈,66.5°S——南极圈。 7.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8.判断经纬线属于南北纬或东西经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1)牢记横纬竖经。 (2)纬线:先找数值小的度数,若度数往南逐渐增大,则是南纬;反之是北纬。 (3)经线:先找数值小的度数,若度数往东逐渐增大,则是东经;反之是西经。; 1.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2.地球的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线。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有极夜和极昼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4.区时及日界线。 (1)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 ①0°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7.5°W—7.5°E),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0°,向东、向西分别叫作东时区和西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各跨经度7.5°,两个时区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十二区(172.5°E—172.5°W),该时区的中央经线为180°。 ②不同时区的计算:经度数÷15=商……余数。 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 如求31°E所在时区,即31°÷15°=2…1,余数1小于7.5,则31°E所在时区就是东二区。 若求69°W所在时区,即69°÷15°=4…9,余数9大于7.5,则69°W所在时区就是西五区。; (2)区时的计算。记住口诀,画出下图,就可以计算了。 注意:图中正数为东时区,负数为西时区,0是中时区。 “区时计算办法巧,东边要比西边早,找好中时区,一目就明了。” ; (3)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4)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与东侧的西12区时刻相同,日期正好相差一天。从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进入西12区,日期要减1天;从西12区向西越过日界线进入东12区,日期要加1天。;四、太阳直射、斜射对地面获得热量的影响 ;02;03;一、单项选择题 ;3.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 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 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5.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20°W,160°E B.20°E,160°W C.0°经线和0°纬线 D.0°经线和180°经线 6.中纬度是指( ) A. 30°~60° B. 23.5°~66.5° C. 0°~30° D. 60°~90°;7.地球仪上的纬线( ) A.相交于一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