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
8.1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8.1.1辐射畸变
1)定义
辐射畸(ji )变:太阳辐射相同时,图像上像
元辐射亮度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改变,不
能直接反映地表地物的真实的辐射亮度值,这
部分变化,称为辐射畸变。
8.1.1 辐射畸变
2 )原因
(1)传感器本身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对图
像的影响主要为图像不均匀,产生条纹和噪声。
(2 )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对
图像的影响主要为:减少了图像的对比度。
(3 )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
误差;对图像的影响主要为:产生阴影,不同
图像的亮度不一致。
8.1.2 辐射校正
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
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
过程。
1)基于辐射传输方程的大气校正
建立地面辐射定标场(校正场):提高辐射
定标和校正的精度。
8.1.2 辐射校正
(1)6S模型 (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Solar Spectrum:太阳光谱
波段第二次卫星信号模拟)
近似和逐次散射算法。
(2 )LOWTRAN模型 (Low Resolution
Transmission:低分辨率传输模型)
以20cm-1的光谱分辨率的分子吸收算法。
8.1.2 辐射校正
(3 )MORTARN模型 (Moderate Resolution
Transmission:中分辨率传输模型)
以2cm-1的光谱分辨率的分子吸收算法。
(4 )UVRAD模型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Radiation :紫外线和可见光辐射模型)
(5 )ATCOR模型 (A Spatially-Adaptive Fast
Atmospheric Correction :空间分布快速大气
校正模型)
8.1.2 辐射校正
唐山市西郊遥感影像信息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8.1.2 辐射校正
2 )基于地面场地数据或辅助数据进行辐射校正
在遥感成像的同时,同步获取成像目标的反射率,
或通过预先设置已知反射率的目标,把地面实况数
据与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比较,来消除大气的影
响。
将地面测定的结果与卫星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进
行回归分析,其回归方程为:
L=a+bR
其中:a为常数。b为回归系数。bR为地面实测值,
该值未受大气影响。
8.1.2 辐射校正
3 )利用某些波段受大气影响较小来矫正其他波段
(1)比值方法
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在图像上会产生阴影现象,阴影
会覆盖阴坡地物,对图像的定量分析和自动识别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阴影是难以消除的,但对多光谱图像可以用两
个波段图像的比值产生一个新图像以消除地形的影响。在
多光谱图像上,产生阴影区的图像亮度值是无阴影时的亮
度和阴影亮度值之和,通过两个波段的比值可以基本消除。
地形坡度引起的辐射亮度校正需要知道成像地区的数字地
面模型,校正不方便。同样也可以用比值图像来消除其影
响。
8.1.2 辐射校正
(2 )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
若图像中存在亮度为零的目标,如深海水体、
阴影等,则其对应图像的亮度值应为零,实际
上目标由于受水气散射、辐射使得目标的亮度
值不为零。各波段要校正的大气影响是不同的。
为确定大气影响,显示有关图像的直方图,从
图上可以得知最黑的目标亮度为零。
8.1.2 辐射校正
(3 )回归分析法
一般情况下,散射主要发生在短波图像,对近
红外波段几乎没有影响。
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图像和待校正的某一波
段图像中,选择由最亮至最暗的一系列目标,
将每一目标的两个待比较的波段亮度值进行回
归分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