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电气安装通病和防止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建筑电气安装通病和防止措施
【摘 要】 在当前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之际,本文从电气安装实际现场出发分析了建筑安装电气现场通病与防止的措施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建筑电气安装;现场通病;措施
引言:
因电气专业所包含子系统较多,且相对专业性比其它专业强,而我国现阶段技术工人培养不到位,建筑施工中经常发生并普遍存在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极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本文就现场主要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加强对此类问题防范,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一、产生原因
(1)国内电气安装产业技术工人培养认证体系不健全,基层施工工人工资低导致流动性大。
(2)电气材料市场混乱,国标、非标两种体系产品市政上并存。把关不严。在利益驱动下,不管私人老板还是正规企业都只愿意采用非标产品来博取最大的空间利益,导致大量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3)施工企业对电气安装质量不够重视。只追求达到使用条件,即通电。并不注重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并无电气质量方面的保证体系。
(4)土建、电气两个专业配合不够。从设计到施工两专业配合不到位。如往往土建设计没有预留发电机、变压器等大型电气设备的吊装孔洞和行进路线。造成楼板、墙面的二次开孔浪费电气安装时间;土建施工人员不按设计要求配合电工完成预留过程,致使许多配电箱及管线的安装不够齐平。一个房间的插座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既不美观又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给安装和使用都造成很多困难。
二、现场通病表现形式及防治措施
1.1管道敷设通病:
①管道与箱、盒连接不到位,或任意开孔,使安装不整齐、不美观。
②管口有毛刺,管口不防护,致使管道堵塞。
③弯曲半径太小,有扁、凹、裂现象。
④管煨弯及焊接处不作防腐处理。
⑤导管线槽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未设温度补偿、柔性导管长度不受限制违反标准。
1.2治理要求与措施:
①管道必须进人箱、盒,不得留有空隙,并在箱盒内外用螺母锁住。如管子进入箱盒长度不一致,应用钢锯锯齐。
②施工人员在锯管时,要及时用圆锉将管口锉出喇叭口,管道安装完毕,要及时用纸堵住管口或用厚布包扎管口,避免土建施工时砂浆进人,堵塞管道。
③弯管时,要用定型弯管器,将管子的焊缝放在内侧或外侧,弯曲时逐渐向后移动煨弯器。对于管径在25mm以上的管子,应采用分离式液压煨管器,灌砂火煨或直接选用定型弯头。
④对各煨弯及焊接处进行防腐处理。
⑤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导管和线槽应设补偿装置。沿建筑物表面和支架上敷设的刚性绝缘导管应按设计要求装设温度补偿装置,如果在雨季施工,有漏雨的变形缝处还应该采取防雨措施。
2.1一些工程的个别线路会出现开关与线路不匹配、上下级开关无选择性或者选择性倒置的现象,影响线路的过负荷保护或开关动作的正确性。
2.2防治措施: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此外还要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温度进行校正。
(2)过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IB≤In≤IZ
I2≤1?45IZ
其中:IB――线路计算负载电流
In――断路器额定电流或整定电流
IZ――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
I2――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
3.1常用电气主要设备和材料问题:
①导线电阻率高、熔点低、机械性能差、截面小于标称值、绝缘差、温度系数大、尺寸(每卷长度)不够数等。
②电缆耐压低、绝缘电阻小、抗腐蚀性差、耐温低。内部接头多、绝缘层与线芯严密性差。
③动力、照明、插座箱外观差,几何尺寸达不到要求,钢板、塑壳厚度不够,影响箱体强度,耐腐蚀性达不到要求。
④开关、插座导电值与标称值不符,导电金属片弹性不强,接触不好,易发热,达不到安全要求,塑料产品阻燃低、耐温、安全性能差等。
⑤各种电线管壁薄,强度差,镀锌层质量不符合要求,耐折性差等。
3.2防治措施:
①电气设备、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会同甲方人员首先检查货场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参数是否与设计一致。
②对主要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等。对材料质量发生怀疑时,应现场封样,及时到当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去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现场投入使用。
4.1配电盘(箱、柜)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质量通病表现为:
①配电盘(箱、柜)不方正,门扇变形,盘面缺少铭牌。
②配电盘基础型钢埋设方法不统一,水平度超差,基础型钢接地不符合要求。
③盘(箱、柜)并列成排安装时,拼缝不齐,缝隙超差(2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