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反射疗法.pdf
足部反射疗法—足诊
一、概述
足诊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它与中医学常用的头诊、面诊、鼻诊、耳诊一样,
但因多方面的原因已频临失传。近年来,由于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国际性兴趣起、发展、推广,
足诊又以其独特的功效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诊断方法。但此足诊参考资料,不作医学临
床诊断标准!
二、足部反射疗法的有痛诊断法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这是中医经络学的原理之一。判断反射区疼痛的意义,是一个较
为关键的问题。否者诊断就易造成误诊、漏诊。要重视问诊、望诊。宾客的主诉,包括既往
史、家族史、年龄、一般状态、体质、营养状况、体位(体味)、必要的常规化验、生理化
验、X线、B超、CT等检查。
三、足部反射疗法的无痛诊断法
1、足部望诊的内容包括:足部色诊和足部形诊两部分。
A、正常趾甲应透明有光泽,是健康的象征;
B、趾甲有纵沟,不平薄软,剥脱为人体营养不良的表现;
C、趾甲畸形,如嵌甲为神经系统有病及失眠;
D、趾甲下有一条或数条纵行黑线为内分泌失调、痛经、月经紊乱;
E、趾甲青紫说明人体循环系统有障碍;
F、趾甲下有瘀斑说明有出血性隐患;
G、趾甲变形说明脏腑功能失调;
H大脚趾饱满红润,趾甲正常表示人体的功能正常;
I、大脚趾偏歪为脏腑失调的表现;
J、大拇趾肿胀为糖尿病;
H、右足第五趾的趾关节部出现鸡眼,为肩部出现疾病;
L:双足大拇趾干瘪无力,则提示该人长期患失眠症、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疾病;
M:左脚的拇趾比右脚的拇趾大,表示此人患有偏食、糖尿病、月经不调、长疙瘩的疾
病;
N:拇趾浮肿的人,表示有高血压、糖尿病的倾向;
O、扁平足可由于骨骼、韧带、肌肉受损及先天性发育不良所引起;
P、足底拇指趾关节处趾骨突起为颈椎病;
Q:足部反射区长鸡眼、硬结、往往表示相对应的器官有慢性病变;
R:足部皮肤出现干瘪皱褶,提示该人的新陈代谢障碍,胃肠功能差,内分泌失调;
2、切诊——四种异常现象。
(1)气感(气泡、水流感)气感的产生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供氧不良,以致二
氧化碳不能交换代谢排出,在组织细胞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我们用手指向一个方向推压时,
将气体趋赶集中,气体集中膨胀,手才能感觉到气体的存在,患者也会感到有明显的疼痛。
所以在前额、三叉神经、小肠等反射区都是从前向后推按到后1/3处才能感到气体。在各反
射区遇到气体表示该反射区所对应的器官有功能性的变化。
(2)颗粒是由于代谢产物中的酸类或晶体物质沉积在局部所致。表示相应器官有炎症、
钙化或结石等变化,多为器质性病变。
(3)条索状物手感为不规整的长条样物质,轻重压都可感觉到,多表示相应的器官有
陈旧性病变,或表示相应部位曾经动过手术或有外伤。
(4)块状物,块状大小不一,大的如蚕豆,小的比黄豆还小,手感软硬不一,根据不
同的反射区,有的属于功能性变化,有的属于器质性变化。
四、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按摩的相关要求
1、实术要求
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按摩是一种非常精巧的技术。目前还没有任何高精尖的医疗仪器
能够完全代替它。因为施术要领中不单是取决于脚的位置和手部感觉,还要随时准确地收集
患者的反应、调整手法。这种术者与患者的默契配合是任何医疗仪器无法代替的。在施治过
程中,应强调。
(1)、定位准确,力度适宜
(2)、循序进入,促进排泄
2、找准敏感部位
在进行有痛诊断或治疗时,即使用轻手法,也经常听到患者主诉某些反射区的异常感觉,
其实,这些有异常痛感的反射区或反射点,就是病症的器官在反射区的位置,也就是我们经
常在做足部按摩治疗时所强调的敏感区或敏感点,就意味着找到了病症所在,就找到了开锁
的钥匙。依照患者的耐受程度对着最敏感部位,采取较轻手法进行按摩。一般来说只要找到
敏感部位进行按摩治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时患者的足部可能有几个敏感部位,这时要比较、分析、诊断,然后以最敏感区为治
疗的主要部位,按摩过程中突出重点,同时兼顾其他有反射的部位,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
不会忽视其他反射区的按摩。对重点区一般用较轻手法,增加按摩次数及节奏,时间可根据
需要适当延长,总之,即可节省术者不必要花费的力气,又能增强疗效。
3、足部反射区定位及按摩顺序
(1)、足部反射区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