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2101T 0119—2024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docx

发布:2025-04-05约6.77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7.060CCSB20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119—202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

2024-11-27发布2024-12-27实施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101/T0119—2024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样方与样点的选取 1

5理论测产 2

6实收测产 3

附录A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 理论测产表.......................................6

附录B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 人工实收测产表.....................................8

附录C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 机械实收测产表....................................10

参考文献 13

II

DB2101/T01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同时负责标准的宣贯、监督实施等工作。

本文件起草单位:康平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沈阳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康平县赵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辽宁国投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明远、窦淑华、赵晓彤、冯亦博、孟庆平、姜楠、张蕾、吴云艳、王贺、张国成、王冬梅、高丹丹、冯桂荣、张艳荣、李红丽、李炳福、胡伟、高丹丹(康平)、马新、陈建术、吴宏涛。

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本文件归口部门通讯地址: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36号);联系电话:024

本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市康平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沈阳市康平县向阳街):联系电话:024-8742652。

DB2101/T0119—2024

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现场测定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产量现场测定、样方与样点的选取、理论测产、实收测产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地块现场产量测定。试验示范田、高产创建田、攻关田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962玉米收获机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样方

用于测量产量而设置的取样区域。

3.2

样点

样方内的取样地点。

3.3

生产单元

复合种植中“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模式中,相邻的一个玉米带和大豆带为一个生产单元。

4样方与样点的选取

4.1样方设置

按照种植规模设定样方个数。种植规模100亩以下设定3个测产样方;种植规模100-500亩设定5个测产样方,种植规模每扩大100亩增加1个测产样方,1000亩以上的设定10个测产样方。采用梅花布点法确定各样方位置。

4.2样方面积

人工实收和理论测产每个样方面积1亩以上,机械实收每个样方面积大于3亩。

DB2101/T0119—2024

2

4.3样点确定

在样方内,按对角线设置3个样点。

5理论测产

5.1测产时间

正常成熟玉米收获前10-15天,大豆收获前10-15天。

5.2取样方法

5.2.1测量行距

在样点内,分别测量出玉米带和大豆带的带宽,除以种植行数,计算平均行距。

5.2.2计算穗(株)数

选取20米长的生产单元作为样点,分别计数玉米、大豆的全部穗(株)数,计算亩穗(株)数。

5.2.3测定单株穗粒数

在样点内每个作物每行数收获10株(穗)作为样本,计数单株穗粒数。

5.3产量计算

5.3.1玉米理论产量计算按式(1)

=××××10-5 (1)

式中:

Ly—玉米理论产量,单位为千克/亩;

Nms—亩穗数,单位为穗;

Ns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