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语言角度来看,大模型最根本的功能就是统计概率和输出概率。贾岛琢磨,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
敲月下门”,韩愈说“敲”更好,这是文科思维。大模型是理科思维,会说“推”的概率15%,“敲”的概率20%,
“叩、拍、碰、踢”等都各有概率。我们也要习惯大模型的统计概率视角。
计算概率过程很长,有了概率,最终选一个词输出就好了。有时选概率最大那个词,有时会加一些随
机性,这是由一个叫“温度”的参数控制的。低温输出序列稳定,高温输出序列灵活。大模型作诗写文,输
入同样内容,输出选择会有一定随机性。
大模型输出最看重的是语言形式“像模像样”,乍一看还以为它真知道,其实很多输出的信息都是“胡编”
的,矩阵算出来词元是什么就输出什么。形式上一步步挺像回事,仔细一看推理逻辑是蒙的。这就是著名
的“幻觉”问题。
一个缓解“幻觉”的办法,是用“联网搜索”得到更多信息帮助。有时大模型会自行判断,需要联网搜索
获得更多信息。大模型需要联网搜索时,会通过内置的工具调用,根据用户输入的词元,生成搜索参数,
将参数发送给指定的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返回相关的搜索结果,可能包括网页内容、新闻摘要、数据等。
大模型不是简单地将其与用户输入的词元拼接,而是动态地将搜索结果整合到知识体系中,结合词元生成
最终的输出。模型有内部逻辑和注意力机制,对用户输入和搜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生成更准确全面的回
答。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计算开销,还需要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和压缩,如只提取与用户问题最相关的部
分,或者对搜索结果进行总结和提炼。
“深度思考”在算法意义上,是目前大模型开发的最前沿技术。DeepSeek向全球公布了“强化学习”训练
深度思考的完整机制,让业界惊叹。这是继“涌现”之后最重要的大模型研发成果。机器“自言自语”思考越
来越厉害,居然可以直接“强化学习”,不要人类中间提示,只靠最终答案训练出来。
一般认为,需要人为准备很多思维链素材,进行有监督微调,像老师教学生一步步解题那样,很麻烦
地教会大模型深度思考、深入推理。因为太麻烦,教得不太成功。而DeepSeek让基础能力不错的V3,面
对海量有答案的问题,自己“强化学习”摸索,不要人工监督干预。V3自己不断思考,生成思维链。有些思
维链是无效的,但有些与最终答案是相关的,V3就据此修改自己的系数,学习逐渐有进步。随着训练进
行,V3生成的思维链越来越长,逻辑水平越来越高,甚至有“顿悟”发生,大模型逻辑能力明显跃升,对标
OpenAI发现的大模型能力“涌现”。最后训练成功收敛,V3进化为逻辑能力明显强得多的R1-Zero.之后,
DeepSeek再用许多训练手段,如给思维链输出打分,来消除语言混乱,提高思维链输出的可读性。这样就
开发出了大家熟悉的R1,逻辑能力非常强大,输出对用户也友好。
(摘编自袁岚峰《DeepSeek大模型推理算法其实很简单》)
材料二:
DeepSeek团队不走平常路,目标要培养一个天才学生(R1-Zero),与普通学生刷题不同,他们认为只会
刷题的学生往往死记硬背,无法推理解决复杂的问题。而天才是会自己独立思考的,光靠填鸭式的刷题无
法培养天才,于是他们尝试一开始就不让它“刷题”(灌大量语料),而是直接让它去考试或者去挑战一些
难题,让它自己对考试的错题进行分析、回溯、反思,不断摸索,不断进步。
结果你猜怎么着?这种看似“野蛮”的训练方式,竟然培养出了推理能力超强的天才学生。DeepSeek-
R1-Zero在各种推理能力测试中表现惊艳,甚至还展现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超能力”。
“自我验算”技能:模型自己做完题后,还会“回头检查”,看看答案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