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生态系统》 A卷 (1).doc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PAGE1
第十九章《生态系统》A卷
1.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
A.颐和园 B.昆明湖
C.湖心岛 D.园中植物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中的所有竹子 B.竹林中的所有生物
C.竹林中的竹子 D.一片竹林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各种动物、植物和阳光 D.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
4.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A.阳光、空气、水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
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无机物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不能确定
6.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能生产产品的工人 B.能制造食物的加工厂
C.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 D.能吸收树干营养的真菌
7.秋天,树上的叶子变黄掉落在地上后会慢慢的腐烂,为第二年树木的生长提供养料。树叶会腐烂这一现象是在()的作用下发生的。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环境
8.一个湖泊被被DDT农药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断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A.水蚤、鱼 B.鱼、水蚤 C.藻类、鱼鹰 D.鱼鹰、藻类
9.在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某重金属含量如表所示,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生物体
A
B
C
D
E
某重金属浓度/ppm
0.05
7
0.51
58
0.39
A.A→E→C→B→D B.D→B→C→E→A
C. D.
10.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最终来自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本身的呼吸作用
C.各种草食性动物 D.各种肉食性动物
11.在“草→鼠→狐狸→老虎”这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A.老虎 B.狐狸 C.鼠 D.草
12.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各个环节传递,其特点是()
A.单向传递,逐级不变 B.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C.循环流动,逐级增加 D.循环流动,逐级递减
1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物质流动和能量循环
C.物质合成和能量积累 D.物质分解和能量释放
14.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就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戊的体内最少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
D.丙捕食丁后,只有物质流入丁体内
15.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所示的生态系统缺少分解者和__________
(2).鼠以草为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图中与鼠有直接关系的食物链有__________条
(3).若此生态系统的土壤遭到有毒物质的污染,草和弧相比较,体内有毒物质较多的是___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兔体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向__________传递,所以在生态系统中一代都是高茎物质和能量是沿着和__________食物网传递的.
(5)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将会段时间后,草的数量又趋于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园中植物只含有植物这一生物成分,不能称为生态系统a
2.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3.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解析:
5.答案:C
解析:C项和D项,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还原到自然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不符合题意。
A项,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故A项不符合题意。
B项,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对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故B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6.答案:C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D
解析: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