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3会确定一次例函数的表达式。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难点:
学会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流程:
课前回顾
1. 什么是一次函数?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一条直线
常数项b决定一次函数图象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情境引入
探究1: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 v (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请写出 v 与 t 的关系式;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1)请写出 v 与 t 的关系式;
设V=kt;
∵(2,5)在图象上
∴由5=2k得,k=2.5
∴V=2.5t
(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将3s代入V=2.5t,得
V=7.5
总结:
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1个条件
确定表达式的步骤:1、设 2、列 3、解 4、写
练习:写出图中直线?l?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结果:y=3x
想一想: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可能需要几个条件呢?
结果: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2个条件.
探究1: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
∴ 5=b
-5=2k+b
解得: b=5,k=-5.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5.
练习: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4)、(2,0)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结果:y=2x- 4
总结: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详细步骤:
①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②代入已知条件列出关于k,b的方程
③解方程,求出k,b的值
④把求出的k,b的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写出表达式即可
一设 二列 三解 四写
探究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 y(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请写出 y 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应用题的难点:是学生读不出来题意中蕴含的条件,解决这个难点需要学生先进行思考,所以这个环节分小组讨论,学生之间先互相学习探究;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教会学生怎样读出条件并转化成数学语言。
解:设y=kx+b,根据题意,得
14.5=b ①
16=3k+b ②
将b=14.5代入②,得k=0.5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
当x=4时,y=0.5×4+14.5=16.5
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
总结:边读题边画出重要信息,然后再把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
【课堂检测】
1. 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填空:
(1)b=_2_____,k=__ ___;
(2)当x=30时,y=__-18____;
(3)当y=30时,x=___-42___。
2.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
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将点(-1,3)代入其中
3=-1×k,得k=-3
∴y=-3x
3. 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l的解析式。
解:设直线l为y=kx+b,
∵l与直线y=-2x平行,∴k= -2
又直线过点(0,2),
∴2=-2×0+b,
∴b=2
∴原直线为y=-2x+2
提高题:
探究2: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 t( 天)与蓄水量V(万米 )的关系如图所示
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
(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呢?
分析:干旱10天求蓄水量就是已知自变量t=10求对应的因变量的值------------数
体现在图象上就是找一个点,使点的横坐标是10,对应在图象上找到此点纵坐标的值(10,V)--------形
连续干旱10天,蓄水量为1000
连续干旱23天,蓄水量为750
(3)蓄水量小于400 时,将发生严重的干旱 警报.干旱多少天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