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江省中考科学复习第27讲 光的折射(课件 53张PPT).ppt
2024浙江省中考科学
复习课件;;光的折射规律(七下教材P72);(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七下教材P75);2.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图;物距(u)与焦距的关系;【记忆口诀】;人眼球的作用(七下教材P78);3.远视眼;;例1(2022,台州)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其中表示折射光线的是()
A.AO B.OB
C.OC D.ON
;变式1如图1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P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向左移动?(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小华自制了如图2所示的可折转光屏,利用它可以验证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2.凸透镜成像;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柯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移动光屏寻找蜡烛的像,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2)小柯在第1次实验的基础上,换用另一个凸透镜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把光屏慢慢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若第1次实验模拟的是正常眼球的成像情况,则换用透镜后的实验是在模拟?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变式2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小金换了个凸透镜继续实验,并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和光屏中心三者高度相同,但在透镜右侧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屏上成像(光具座足够长)。请你帮助小金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因为换的凸透镜焦距大于或等于40厘米,所以物距小于或等于1倍焦距,因此得不到实像?。?;1.(2023,绍兴)小敏透过水杯看见《科学作业本》上的“科”字呈如图所示的放大效果。下列选项中与其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2.如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A);3.(2023,舟山)将平行光射向某一个光学元件,光路如图所示,该元件是()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反光镜
;4.(2021,杭州)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玻璃砖并穿过,其光路如图所示,关于四个角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5.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6.(2022,湖州)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___________(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_________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7.雨过天晴,有时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图为彩虹的形成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彩虹的形成作出解释。;8.同学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那么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是否成正比呢?;【实验探究】同学们测得了四组实验数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0.(2021,台州)“方寸天地纳寰宇”描述了小小眼球可尽观广袤世界。下列能够解释眼球成像原理的是(A);11.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12.(2023,宁波)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小宁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如图所示,烛焰在凸透镜左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1)这个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答案是_________。
(2)小宁用眼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到此像,是因为光从________
(选填“烛焰”或“此像”)发出,通过凸透镜后进入人眼。
;13.(2021,湖州)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后?(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凸?透镜紧靠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