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木材检验技术和制材.doc

发布:2018-10-08约3.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木材检验技术和制材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一直遵循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国策,然而,森林开发工作却被忽视,乱采乱伐现象层出不穷,这样就造成了森林资源的锐减,发现问题存在的同时必然要采取行动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让木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保证木材企业经济稳定增长是一种趋势。要做到这一切,归根结底要从木材检验工作着手,接下来作者将就制材与木材检验的关联性详细分析木材检验工作的重要性,希望将检验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   关键词:木材;制材;检验技术   1 概述   从古至今,木材在生活当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木材的应用领域愈发广泛,当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对木材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如何保证木材的质量却成了一个难题,于是木材检验工作在这种需求下逐渐产生并应用到实际制材当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执行木材检验工作使木材质量得到保证,而且间接给木材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木材检验工作的必要性,加大力度推广木材检验工作,从各个方面给木材检验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更是修订了《林业法》和《木材检验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支持木材检验工作,指导和规范木材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有了国家的支持,木材检验工作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2 制材与木材检验的关系   2.1 木材检验工作执行的力度决定着制材质量的好坏。一根木材在生产使用之前必须经过道道审核,层层把关,按木材质量的好坏将其进行分类并记录所有木材的详细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和分类记录便可得到木材的第一手资料,了解木材质量的优劣,逐步找出劣质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并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2.2 我国政府为加强木材检验工作的强度,建立和规范了国家木材标准。根据标准规定,所有木材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严格执行贯彻国家木材标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木材的质量,保证森林资源有效利用,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木材企业经济不断发展。   3 木材的检验技术概述   3.1 评定木材等级   评定木材等级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木材标准检验得出木材优劣情况来划分木材等级,并根据不同质量的木材按其质量情况分类,然后确定合理价格和相应用途。当前木材等级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材,另一种是等材。这是区分普通锯材和锯切用原木常用的等级划分。   3.2 检量木材的规格及数量   3.2.1 检量原木的长度   关于原木长度标准的测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下面作者简要介绍其内容。第一,明确原木长度的含义,即指大头断面和小头断面中间最短的长度;第二,确定测量单位为厘米(cm);检验原木质量一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检查结果有三个水平标准,包括:一般检查水平Ⅱ,质量合格的木材定为2.5,检查标准的严格度是正常检查;第三,当检测结果是在负公差范围内,比标准中规定的要长,仍然依据标准计算原木的长度;但是如果超过负公差,则需要用下一级的检测标准来计算原木的长度。   3.2.2 检量径级   检量尺径的标准包括:一是首先测量小头断面的中心取得短径值,然后以垂直的角度从短径的中心测量长径,如果长径与短径之间的差值在2厘米以上,那么把长径与短径的平均值经过进舍后做为检尺径;二是当原木的检尺径小于14厘米时,就把1厘米视为一个增进单位,对于大于或等于0.5厘米但不1厘米的予以增进,对于小于0.5厘米的则予以舍去;三是当检尺径大于或等于14厘米时,就把一个增进单位确定为2厘米,据此对于大于1厘米而小于2厘米的予以增进,对于小于1厘米的则予以舍掉。   3.2.3 检量其他木材材种   对于锯材的长度、原条和径级按原标准进行检量;对于木炭、商品薪材和木片等用“称重法”来进行检量;对于人造板的数量利用张数来进行计算,用长度与宽度作为规格进行检量;按照包装的规格和件数来检量包装的木、竹等半成品;对于未经包装的按照实物进行检查。   3.3 木材抽样检查和判定的方法   木材检验工作具有一定技巧性,大量木材逐一检查是做不到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去执行木材检验,然而众多方式中抽样调查的方式是最符合实际需求的,既可以保证木材检验有效性,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   3.3.1 批量检验原木的抽样和判定   原木批的标准设定是,通常确定一个原木批的标准是原木数量为91-35000根之间,通常超过35000根原木的定为两个以上原木批。检验过的原木必须印有醒目标识以方便确认。   检验原木质量时,必须贯彻落实国家现行木材检验标准,一般采取一次抽样方式来检验,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根据原木批量数量抽取样本;其次根据国家检验标准的规定逐一检测所取样本的等级及尺寸,只有样本通过所有项目的检验并合格才可视为“证货相符”;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