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概述.pdf
第六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概述
第六章学前儿童心理辅导概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明确心理健康辅导的概念,了解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主要
目的和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
学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节心理辅导的概念
学习要求:
1、识记:心理辅导的广义和狭义的定义。
2、领会:张小乔、仓石精一、威廉森、罗杰斯等人从不同侧面对
心理辅导的论述。
一、心理辅导的含义
广义的心理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
测验也被列入心理辅导的范围。狭义的心理辅导指以一定的理论和手
段为背景的心理辅导。狭义的心理辅导则不包括心理治疗和心理检查、
心理测验,只局限于辅导者和来访者双方通过面谈、书信和电话等手
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
二、对心理辅导含义的各种论述
张小乔(1993)认为:心理辅导是来询者(或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
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有专业技术的咨询
人员进行诉说、询问与商讨,在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
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
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进身心健康。
日本心理学家仓石精一(1966)将心理辅导定义为:在心理适应方
面存在问题并需要帮助解决的个人,与受过专门训练并具备咨询资质
的专家面谈,咨询专家主要通过语言手段施以心理影响,以帮助求询
的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将需要解决问题并前来求询的个人称为来访者
(client),将提供帮助的咨询专家称为咨询者(counselor)。
威廉森等(1949)将心理辅导广义地解释为:A、B两个人在面对面
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
并企求解决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就是咨询者,B就是
来访者。
罗杰斯(C.R.Rogers,1942)则将心理辅导狭义地解释为:通过与个
体继续的、直接的接触,向其提供心理援助并力图其行为、态度的变
容的过程。
总之,所谓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
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
心理辅导含义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
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来访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
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
个人潜能,迈向自我现实的过程。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工作者,建立和
健全心理保健体系,维护对方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义务。
咨询形式
1、门诊咨询
即在心理咨询室坐等来访者上门咨询,一周集中固定时间进行
若在咨询时间外有来仿者,也接受咨询。
2、书信咨询
即通过书信交流形式进行心理辅导。操作简单,运用方便,非常
适合对自己的心理障碍有顾虑,比较胆小、怯懦的人群,这种咨询方
式随时进行,及时回复。
3、电话咨询
公布办公室电话、与辅导对象通过电话进行沟通。
4、专栏咨询
专栏咨询是结合实际,通过广播、报纸等形式对群体的典型心理
辅导进行解答。这可充分调动辅导对象共同完成。广播则可根据实际
随时进行。
5、开展团体心理讲座
即针对团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当面集中指导和咨询。结合群
体对象的实际开展团体辅导项目。
心理辅导模式及分类
心理辅导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辅导思想、目标定向、促进其心理
辅导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心理辅导基本模式的确立是我国学校心理
辅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心理辅导模式的分类会因为不
同学派的理论、不同技术、不同的服务对象而有所不同。
根据在心理辅导中采取的技术和理论可以划分为:个人中心辅导
模式、心理分析治疗模式、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交互分析治疗模式等;
1、按学科划分有:医学(生理)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
2、按服务的对象和目标不同,还可以分为: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
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
(1)障碍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有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