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
摘要:生态园林设计本身是一种多门学科相互交融的科学,包括生态、美学、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而且生态园林不单单是植被的堆积,也不单单是模拟大自然,要把生态园林赋予艺术气息,生态园林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把生态保护以及景观艺术相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生态协调、环境优美的生活场所。
关键词: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植物配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园林及植物配置的概念
(一)生态园林简介
生态园林具有观赏性和具有艺术气息的美,从而创造出怡人的自然景观,美化环境,而且还可以提供给人们日常休息的娱乐场所。生态园林还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作用,我们都知道植物本身具有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可以通过植物本身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可以调节局部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和水、防风和降低噪音。植物凭借本身的优势就可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但是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还要遵循科学,植物自身还存在的竞争,科学的配置可以有效的规避植物之间的竞争,从而创造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园林。
(二)植物配置简介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二、生态园林与植物配置的设计原则
(一)生态位原则
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就是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以此合理选配植物种类、有效的规避物种间直接竞争,形成功能健全、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保证物种之间互相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在医院、疗养院应选择具有杀菌和保健功能的种类作为重点等;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
(二)艺术景观性原则
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的过程中,我们要熟练掌握各种植物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同时还要遵循统一、调和、韵律等基本原则。植物景观设计时,植物的各个基本特性以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变化,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相似性。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于群落的观赏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还要注意植物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是人们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而且对于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相应景观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都能够相互映衬,丰富群落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三)生物多样性以及因地制宜的原则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而植物是生命体,每种植物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进化的结果,它在长期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各自适应环境的特性,这种特性是难以动摇的,我们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有利于保持群落的稳定,避免有害生物的入侵,丰富的物种种类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满足人们不同的审关要求。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避免种群不适应本地土壤、气候条件,借鉴本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规律,把各种生态效益好的树种应用到园林建设当中去。它能提高群落的观赏价值,增强群落的抗逆性和韧性,也只有多样性的物种种类,才能构建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更好的发挥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所以园林设计一定要遵循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发展。
三、植物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一)净化空气
园林植物可以多方面的净化空气。一是保持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平衡,工业的高速发展与人口的急速增加使得二氧化碳增多,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可以保持大气层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二是植物可以降低大气层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二氧化硫是工业产生的有毒气体之一,危害大并且分布广。氟化氢也是一种剧毒气体,主要是陶瓷厂、玻璃厂和窑厂等排出。绿色植物可以过滤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进而净化空气。例如,石榴可以减少空气中铅含量;木麻黄、竹柏可以抵抗吸收氯气与氟化氢。三是减少空气里的放射性物质。植物可以阻隔、过滤及吸收放射物质。一般常绿阔叶林比针叶林的净化空气能力要高的多。四是减少灰尘,植物可以阻挡、过滤、吸附空气灰尘,还可以固定地面尘土。五是减少空气细菌。城市中公共场所细菌最多,植物减少细菌数量是因为树木减少灰尘和植物分泌挥发性的物质可以杀菌抑菌。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