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设计学习系统源代码.pdf
2.并购中企业负债率偏高。
并购后企业由于接管了被并购企业得负债,并为筹集并购采用了借款
和债券等负债形式,使得并购后企业的副摘率偏高。根据1996年国有企业
清产核资统计数据,国有企业总资产为7.28亿元,总债负5.17元,负
债率高达71%,其中银行则占70~80%。去年年底,市市属国有工业
企业在改制前帐面负债率为76.3%,实际超过100%,目前通过改制的
企业负债率已下降到60%左右了。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1100多家大中型国企,
大多数债负重重,资产负债率高达90%以上。在西方国家,一般将50%视为企
业是否过度负债的“标准线”,超过则说明借入多于权益,又可能造
成不良。实际上,企业合理的负债率的界定,应根据不同国家,同一国家
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同一国家的不业,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同一企业
的不同经济周期等不同条件,不同情况而定。一般认为,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
资产负债率在45~60%间较为合适。这样的企业被兼并后,新企业的产品市场
竞争过程必然出现价格战或战,利润和现金流入随之下降,这种高财务杠
杆经营必然会带来财务,引起客户、具有谈判地位的供应商、债权人等利
益相关者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采取对企业经营雪上加霜的行为,导致企
业销售下降和市场份额萎缩,内外融资能力进一步减弱,企业形象受到损坏,
还有高负债带来的资本弱化,一系列的不良因素冲击新企业,其能力受到
严峻的。
3.负债结构的不合理
1998年企业负债总额为67204.04亿元,其中流动负债45387.54亿元,占
67.54%。说明负债结构中流动负债太多,而长期负债偏少,流动比率为0.99。
当然由于的特点不一样,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列也不一样,下面来
看一个表:
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率(%)
部门工业企业建设企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企业
年份
199869.4893.9888.0675.49
199969.9194.7786.8372.54
从我国1998年和1999年的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来看,我国建筑
业企业的流动负债率最大,工业企业流动负债的比列最小,但总的来说,这几
个部门的流动负债比率都大大高于1998年企业流动负债比率,由于流动负
投资和并购后的整和工作的展开。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何在
其一,国有企业的不清晰。国有企业与国有专业银行的属于国家所
有,但国家作为银企的主体只是虚拟和抽象的。实际上,部门、企业
上级、企业等都是国有主体、决策主体、责任主体,但谁也不对经营结果
负责,谁也不承担风险,因此,在这种结构模式下,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独立市场主体和相应的约束机制,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权关系是一种缺
乏所有权约束的畸形的信用关系。新企业没有内在的和约束力去力争尽快
清偿,银行也没有很强的奉贤意识和意识去择优放贷。许多地方认为
国企改制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