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医临床病原学检查.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床病原学实验诊断;感染性疾病: 指各种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 ;临床病原学检查的目的; 细菌、病毒、螺旋体、支原体、
衣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真菌、
寄生虫;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病原体检查的基本程序;第一节 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方法;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微生物实验室,放置时间过长会影响检验结果。如不能立即送检,一般应放在冷藏条件下保存送检。但某些菌株(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不仅要及时送检,而且在送检过程中要注意保温。
盛标本的容器必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和酸类处理(到细菌室领取),以免残留液体影响细菌的生长。送检时,标本切勿污染容器的瓶口和外壁,防止污染和传播。
送检标本应注明标本来源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血液 标本的采集;怀疑原发性菌血症、真菌菌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或肺炎的患者:在寒战或发烧初期立即采集2或3份血培养。
不明病因的发热,如隐性脓肿,伤寒热和波浪热:发热开始采集2或3份血培养。24h至36h后,估计温度升高之前(通常在下午)立即采集2份以上血培养。
感染性心内膜炎,对急性心内膜炎患者1h(2h内)采集3份血培养,如果所有结果24h后阴性,再采集2份血培养。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连续三天采集血培养,每天2份。
* 一份血培养定义:同一穿刺所获得的血液接种到2瓶血培养瓶中(需氧瓶和厌氧瓶);2.采血部位;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胸腹水等穿刺液标本;尿液标本的采集; 呼吸道标本采集;痰标本的采集;创伤及脓肿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的采集;生殖道标本;厌氧菌培养;病原体检测方法:;直接显微镜检查的目的与评价(1); 革兰氏染色; ;直接显微镜检查:观察寄生虫生活史的各阶段,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直接显微镜检查的目的与评价(2);病原体分离培养与鉴定的目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的结果评价;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的结果评价;病原体抗原与抗体的检测;病原体核酸的检测;病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评价;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查方法:;真菌:;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体多进行病原体抗原、特异性抗体或核酸的检测方法。
; 第二节 临床耐药细菌的检测;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ST):对敏感性不能预测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药物。
;Automated AST Systems
自动化药敏系统;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目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CLSI AST Standards
2010;CLSI表1用于检测/报告的药物;;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1);药敏试验结果的解释(2);细菌培养的重要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要求抗菌药物应用以病原学监测为基础。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危重患者等先给予抗菌经验治疗,获得敏感试验结果后调整给药方案。
;革兰阳性菌主要耐药类型:;革兰阴性菌主要耐药类型: ;(一)MRS(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ethecillin 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MRS 的治疗
轻度感染
利福平、SMZ-TMP、环丙沙星
严重全身感染
万古霉素;VISA/VRSA(vancomycin resistant S.aureus) ;(二)PRSP(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S.pneumoni);(三)VRE(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临床意义;(四)HLAR (high level aminoglycoside resistant );(五)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extend spectrum ? -lactamase );ESBLs(超广谱?-内酰胺酶);M100-S20纸片扩散法折点更新(mm):
抗菌药物 旧 (M100-S19) 新 (M100-S20)
敏感 中介 耐药 敏感 中介 耐药
头孢唑啉 ≥18 15-17 ≤14 NA NA NA
头孢噻肟 ≥23 15-22 ≤14 ≥26 23-25 ≤22
头孢唑肟 ≥20 15-19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