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活泼的氧气》名师教案.docx
PAGE4/NUMPAGES5
课题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课件、实验用品、学案等。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问题情景]
1.为什么人去了青藏高原会感到身体不适?
2.你已知道氧气的哪些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展示一瓶氧气,请同学归纳氧气的色、态、味。
[师生整理]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等。强调密度和水溶性。
[问题情景]大家知道,很多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你知道是空气中的什么成分支持这些物质燃烧?体现了该物质的什么性质?
【阅读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
观察现象:木条燃烧起来了。
【提问】为什么残存火星的木条会再次燃烧起来?
【思考并回答】因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问题讨论】如何证明一集气瓶中装的是氧气?
【回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此气体为氧气。
结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
【阅读实验】活动与探究P31页
1.将木炭加热至红,放入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白光。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什么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板演
反应原理:碳+氧气二氧化碳
【阅读实验】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1.将小半截蜡烛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中点燃
2.把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现象:剧烈燃烧,蜡烛很快就燃烧完了,集气瓶内壁有小水珠。
3.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集气瓶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什么?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产生了什么气体?
【回答】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结论】蜡烛(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
【问题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知,物质在较纯的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得(),由此可见: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
【思考并回答】(更剧烈),(活泼)
【阅读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这瓶氧气与前几瓶有何不同?瓶底铺少量的沙子(或少量水也可以),思考为什么?将铁丝加热至红伸入集气瓶中。
描述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提问】为何集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沙子(或水)?生成黑色固体的温度很高,掉到集气瓶底会怎样?
【讨论】会引起集气瓶炸裂。
【结论】此黑色固体的名称是四氧化三铁,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请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
【教师讲解】物质与氧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通常情况下的燃烧)和缓慢氧化(举几例说明)。
【讲述】我们说一种物质的性质决定了他的用途,那么,氧气有哪些用途?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课堂小结】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教师讲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木炭、铁、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小组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与交流。
小组讨论与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小组讨论与交流。
强调: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总结出实验的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总结出实验的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并总结出实验的现象。
强调:铁丝在空气中不可燃。
巩固练习
见学案【练习检测】
板书设计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比较)、三态变化、强调密度和水溶性。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它可助燃(支持燃烧)。
(二)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2.支持燃烧(助燃)
教学反思